共搜索到1560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56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856毫秒
稀土相[33-34]. 未添加稀土元素的情况下,混合稀土(Ce/La)对Sn9Zn/Au/Ni/Cu界面附近出现大块的AuSn4和Au-Zn两种化合物[52];而在添加0.5%稀土后,界面没有出现以上两种大块的化合物,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分离的Au-Zn层,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这一层化合物的厚度也会随之增加,但研究者并未给出稀土元素添加前后该变化的直接原因.Sn9Zn-xCe/Cu界面组织为...种试验,试验样品有钎料或者焊点两种形式,同时在尺寸上也有大尺寸件和模拟焊点的小尺寸件.因此,相同试验材料因为不同的试验者,不同的试验设备以及不同的试验样品尺寸等原因也会得到不同的试验数据.在无铅钎料力学性能测试中,大尺寸钎料拉伸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试验方法,表1所列为4种常用无铅钎料拉伸试验数据[88-89]. 表1 材料拉伸试验数据[88-89] Table 1  ......
文章编号:1004-0609(2016)-08-1675-18 近10年我国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吴 超 (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摘 要:概述一,二,三级安全科学原理体系及其内涵,阐述安全系统学,安全科学原理,风险管理,安全物质学,安全人性学的研究方法论,归纳比较安全学和安全文化学的研究进展,给出安全科学理论和安全管理的新成果,指出安全...学理论研究的队伍,近十多年在安全科学理论方面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作为一个典型成果推介,本文作者主要从6个方面综述吴超课题组近10年来在安全科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1 安全科学原理的研究进展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基础科学原理.安全学科同样如此,安全科学原理非常重要,安全科学原理为安全科学发展和安全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对安全科技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性......
单轴加载下预制裂纹间的贯通模式与多裂纹试样的破坏模式,压剪复合作用下混合裂纹间的贯通类型与破碎规律.与此同时,针对岩石亚临界裂纹扩展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并给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同一应力水平时,水岩化学作用能加速亚临界裂纹扩展;水化学腐蚀后岩石的断裂韧度均小于其在空气中的断裂韧度.此外,还对岩石流变断裂模式及考虑原生裂隙的非线性流变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岩石断裂力学与流变力学推导出压剪应力环境下裂纹流...贯通所导致 的[3].意大利的瓦依昂边坡滑移现象是由于边坡内部原生节理和裂隙周边的裂纹萌生及扩展所致[4].我国也存在类似的工程灾害事件,如长江三峡工程奉节区段某处就由于裂隙扩展贯通导致了滑坡事故[5]. 除了上述的地表岩体工程外,裂隙扩展与贯通对地下工程的开挖和支护也存在重大的影响.节理岩体处于地应力作用下更易产生相对错动和联通.目前,我国已有一半主要地下矿山逐步向深部矿......
现等轴化,晶界也较为平直,出现了大量的细小再结晶晶粒和退火孪晶.挤压方向平均晶粒尺寸为9.46 μm(图2(c)),横向平均晶粒尺寸为8.62 μm(图2(d)),可见晶粒沿挤压方向拉长,但是由于再结晶的原因使晶粒的方向性不是很明显;小角度晶界进一步增大,相对比例为86.0%;孪晶所占比例略有增大,为6.7%(见图2(e),(f)). 图3所示为Cu-0.2Mg合金铜杆从挤压模腔挤出后的典型TEM...Cu-0.29Mg-0.21Ca合金,其与Cu-0.4Mg合金抗拉强度,伸长率随变形量的变化分别列于表2和表3[6].可见,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对Cu-Mg合金进行微合金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电导率,以保障高铁基础网线载流量和节能降耗的迫切需求. Cu-0.29Mg-0.21Ca合金的综合性能优于Cu-0.4Mg合金的原因在于Ca元素对铜合金电导率的影响小于Mg元素的,在熔炼过程中,Ca原子可以与杂质......
体的下方,呈现"上铜+下铅锌"垂向分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上铅锌+下铜"矿床垂向分带模式.本文认为形成这种分带模式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铅锌矿体与铜矿体为同一期(或成矿阶段)成矿作用而成,铅锌矿体虽位于铜矿体的下部,但实则为铜矿体的边缘部;这种可能也就预示着铜矿体逐渐尖灭,其深部的找矿潜力极为有限;另一种原因是铅锌矿体与铜矿体为不同期(或成矿阶段)成矿作用形成,晚期(或晚阶段)形成的铅锌矿体叠...砂岩及绢云砂质板岩可能处于弱氧化的成岩环境. w(Y)/w(Ho)也是用来示踪流体演化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w(Y)/w(Ho)不受流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因此w(Y)/w(Ho)可以提供独立于Eu,Ce异常之外的有关成矿流体的其他信息[54].同一来源的脉石矿物在w(Y)/w(Ho)-w(La)/w(Ho)图解中大致呈现出水平分布的特征[55].在w(Y)/w(Ho)- w(La)/w(Ho......
(PDCBT)作为双层空穴传输层抑制紫外光导致的离子迁移,电池的光稳定性能超过1000 h,在无离子掺杂剂空穴传输层的电池中取得了21.2%的效率.氧化石墨烯作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其应用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钝化工作中能有效提升电池的紫外光稳定性.ARORA等[53]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硫氰酸亚铜(CuSCN)空穴传输层作为空穴传输层,在60 ℃,一个标准光照下老化1000 h后,效率保...,通过一步旋涂法制备钙钛矿薄膜组装成大面积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超过了15%.利用卷对卷工艺(roll-to-roll)亦可在柔性基底上大面积制备钙钛矿薄膜,例如VAK等利用该方法制备电池效率为11.6%[78]. 2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其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仍然不够理想.理想的钠离子正极材料应具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