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216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1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971毫秒
相对较小且易得的建筑用石灰石散体替代真实矿岩散体.试验前对散体材料进行粒径筛分,并对标志颗粒进行涂色与标号.其中,考虑到块度小于3 mm的近似粉末状颗粒不能准确表征绝大多数真实矿岩的形状与内锁力(Interlocked Force)等物理力学特性,且难以完全回收,故筛分过程中舍弃了块度为0~3 mm的散体材料. 图1 三维底部放矿物理模型 Fig. 1 The 3D...; (2) 式中:rmax为放出体的最大半径,m;H为放出体的高度,m;a和b为拟合系数.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当放矿高度较小时,三组放矿试验所得放出体最大宽度基本一致,放矿口为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当放矿高度较大即远离放矿口时,相同放矿高度时的粗颗粒组(蓝色曲线)放矿试验所得放出体最大宽度略大,中颗......
管力,离子交换,相密度和黏度,化学剂色谱分离,溶解/沉淀,活性剂生成,聚合物剪切降解,不可及孔隙体积,凝胶黏度,残余阻力系数,示踪剂,温度等50种.同样,部分学者将微生物采油过程加入UTCHEM,从而扩展该软件的使用范围. HOSSEININOOSHERI等[69]使用UTCHEM软件将环境因素(即pH,矿化度和温度)考虑到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方程中.在MEOR过程中,营养物和细菌被注入储层中,注入的......
于玻璃与陶瓷着色,硫酸和石油化工催化剂,以及医药,钒电池等行业[1-3].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应用于冶金,颜料,制革,金属表面处理,催化剂,医药等工业,据统计铬盐与国民经济15%的商品品种有关[4-5]. 钒,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物理化学性质相近,在天然矿物中钒铬常伴生存在,如钒钛磁铁矿,铬铁矿等.我国超过一半的钒钛磁铁矿分布于四川攀枝花地区[6-7],表1列出了攀枝花四大矿区钒钛磁铁矿...(Ⅴ)以VO2+和,等聚钒酸离子存在;Cr(Ⅵ)以离子存在.对酸性V(Ⅴ)和Cr(Ⅵ)溶液的钒铬分离,目前常采用的有化学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 2.3.1 酸性水解沉钒法 酸性水解沉钒法是早期工业上普遍的沉钒方法,将含钒溶液的pH调节为2.0左右,温度90 ℃以上不断搅拌即产生红色含钒产品(红饼).红饼的V2O5含量约为80%~90%,杂质含量高,同时,水解沉钒酸消耗较大,产生大量废酸污染环境......
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铼;富集;分离;资源回收;吸附材料 文章编号:1004-0609(2020)-01-0214-13 中图分类号:TD983;O658 文献标志码:A 稀散金属铼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5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ⅦB族,是人类最晚发现的一种天然元素.金属铼外观银白色,熔沸点高(熔...×10-6.由于铼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低,伴生金属杂,金属本身熔沸点高等特点,使得铼元素在矿石开采,利用,检测方面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简便,绿色,高效的分离与富集方法在铼元素的矿产开发,资源利用,分析检测,工业制造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铼元素分离提纯工艺流程,富集分离方法,富集分离的新型吸附材料等问题,综合评述铼元素分离富集研究的最新进展. 1 铼元素的分离提纯工艺流程 由于铼元素在矿......
{112}Fe面镜面对称,也表明了Fe粒子已转变为体心{112}孪晶.将基体[001]Cu带轴的衍射斑也叠加,所得的衍射花样见图5(e),其与图5(b)的衍射花样一致.再考虑双衍射效应,模拟的衍射花样与实验得到的衍射斑点匹配较好(见图5(f)),这也解释了图5(b)中相互垂直的白色迹线的产生原因是4种Fe粒子变体的衍射叠加的结果.由此可见,Cu-Fe合金中4种变体与基体都呈Pitsch取向关系,即...净(见图7(a)),第二相均为黑色点状衬度(见图7(b)),合金再结晶速度较快,微细的Fe粒子来不及阻碍再结晶进程.而对于热轧淬火合金,时效后基体较纯净(见图7(c)),高倍组织大部分区域与固溶冷轧时效态样品类似,粒子呈黑色点状衬度,尺寸小于 5 nm;小部分区域内存在球形α-Fe粒子(见图7(d)),尺寸为25~40 nm.由于γ-Fe粒子在450 ℃短时间时效后无法长大至该尺寸,这些球形α......
, 魏海荣, 赵永庆.TiAl基合金的氧化分层[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1, 11(3): 398-403.QU Heng-lei, ZHOU Lian, WEI Hai-rong, ZHAO Yong-qing. Oxidation stratification of TiAl based alloys [J].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icrostructure on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i-46Al-1Cr-0.2Si alloy[J]. Oxidation of Metals, 2000, 53(1/2): 99-124. [13] 丁晓非, 沈 勇, 谭 毅, 王富岗. Ti-42.85Al-12.3Nb-2Cr合金相组成对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