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16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1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26毫秒
傲牛铁矿三采区全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衣福强1,周乐2,胡世利1,2,邢军2,邱景平21. 抚顺罕王傲牛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 东北大学摘 要:傲牛铁矿三采区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开采,矿房回采即将结束,下一步将回采矿柱以接续生产.基于此,需要对原有矿房的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因此亟待开展全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为制定采空区充填方案提供基础数据.基于傲牛铁矿全尾砂的粒度组成,输送性能,沉降性能等基础实验,提出了合理的充填料浆浓度范围,并对不同灰砂比,不同浓度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灰砂比1∶6,料浆浓度76%为最优充填工艺参数,为制定现场的采空区充填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傲牛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灰砂比;充填浓度;......
黔中隆起及周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杨长清摘 要:文章基于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的野外露头,并与周边钻井资料类比,通过野外地质观测,样品显微薄片等多项实验测试,以地层沉积,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泥页岩含气性等为重点,对其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形成的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主要发育以盆地相-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控制的富有机质泥页岩,富有机质泥页岩厚度大(80160 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含量3.63%),有机质类型好(Ⅰ-Ⅱ1型),热演化程度高成熟―过成熟(Ro>1.55%),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丰富(平均>46%),泥页岩中发育微米至纳米级微孔隙和微裂缝,且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具有较好的......
基于牛血清白蛋白LB膜模板诱导花瓣状碳酸锂结晶生长王海威1,2,刘浩广1,吴蕾1,胡彬彬2,杜祖亮21.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 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结合仿生合成的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利用LB技术诱导制备了具有取向性生长晶型和对称花瓣状形貌的Li2CO3微晶.经SEM,XRD等表征Li2CO3微晶的表面形貌,结晶性能,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证明BSA LB模板对Li2CO3微晶的形貌和生长取向性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关键词:碳酸锂微晶;Langmuir-Blodgett膜;牛血清白蛋白(BSA);花瓣状形貌;......
三丁基锡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张朝红1,臧树良2,耿兵2,吴林友2,冯冲2,董殿波2,苏欣21.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 辽宁大学环境科学系摘 要:通过紫外光谱(UV)和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以及浓度变化对TBT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BT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BT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又有TBT中丁基的疏水作用,引起BSA构象变化和α-螺旋结构的改变.关键词:三丁基锡(TBT);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光谱;......
壳聚糖镍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李小芳1,冯小强1,杨声1,苏中兴2,王廷璞11. 天水师范学院生化学院2.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摘 要:采用紫外吸收,荧光和红外光谱,研究了壳聚糖镍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镍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光谱表现增色效应和较小的蓝移;壳聚糖镍可以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理属于静态猝灭.在室温下,壳聚糖镍与BSA的的结合常数KA为7.08×106.关键词:壳聚糖镍;牛血清白蛋白;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
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冯素玲,袁道琴摘 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用常规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阿魏酸哌嗪和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特征,并利用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前后白蛋白的构象变化.研究表明:阿魏酸哌嗪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rn-Volmer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可求出其作用距离r=2.33nm;根据基本热力学参数ΔH,ΔS和ΔG判断阿魏酸哌嗪和牛血清白蛋白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关键词:阿魏酸哌嗪;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三维荧光光谱;......
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和分子对接研究李晓霞,张萌,罗贤文,李延清延安大学摘 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抗癌药物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紫外光谱发现,在298 K和308 K,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分别为5.28×105L/mol和6.14×105L/mol,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热力学函数说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红外光谱表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硫及氮原子形成键合作用.结合AutoDock 4.2分子对接软件模拟研究了二者的键合模式和键合机制,表明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关键词:甲氨蝶呤;牛血清白蛋白;紫外光谱;相互作用;傅立叶......
光谱法研究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王珺瑫1,郗国宏2,刘伟华2,李超2,王春21.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 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4.37×106(27℃),6.45×106(37℃)和6.76×106(47℃).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64 nm(27℃),2.68 nm(37℃)和2.71 nm(47℃).热力学数据表明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基于邻氟苯基荧光酮荧光探针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王艳妮,马红燕,高春燕,权银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省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摘 要:在pH 7.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可使邻氟苯基荧光酮(o-FPF)荧光猝灭,β-环糊精的加入可使荧光猝灭强度(ΔF)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基于o-FPF为荧光探针测定BSA的荧光光谱法.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BSA浓度在6.0×10-94.0×10-7mol·L-1范围内与ΔF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k)为7.1×10-10mol·L-1.该方法用于测定牛奶,牛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结果相吻合,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4%.通过测定荧光寿命,探讨温度对猝灭常数的影响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确定BSA与o-FPF之......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康明芹1,陈明岩1,王岸英1,张蕊蕊2,徐立明1,李荣荣11. 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摘 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牛磺酸的含量.称取保健食品样品适量(精确至0.001g),制成溶液并加水稀释至一定体积,液体制剂可直接用水稀释.所得样品溶液分别用于分析.以BEH Amide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A)和水(B)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牛磺酸的质量浓度在0.012.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1.0mg·kg-1.方法用于保健食品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4.0%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