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2716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71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59毫秒
在不连续Pd粒子覆盖的非导体表面电沉积铜的研究 王桂香1,黎德育1,李宁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考察了在覆盖有分散Pd粒子的非导体表面电沉积铜的初始阶段,发现非导体在电沉积前的面电阻达到100MΩ/cm时可实现较快速度的电沉积.铜层生长前沿分为厚镀层区和薄镀层区两部分,厚镀层区外观为红色,形成致密的结晶;薄镀层区颜色发黑,小的铜晶粒在高能表面首先生成.离挂具点近的地方结晶致密,反之则结晶稀疏.SEM照片显示出最初沉积的铜层是以Pd为沉积点的不规则块状,其大小为2~5μm2,随后在众多连续状上有晶体缺陷的高能表面沉积出具有立方形状的铜晶体.......
超音速火焰喷涂及封孔处理对低合金钢抗中性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 宋进兵1,刘敏1,周克崧1,邓春明2 (1.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材料表面中心,广东,广州,510651;2.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通过电化学极化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300 M低合金钢上空气助燃的超音速火焰喷涂(HVAF)WC/17Co,WC/10Co4Cr涂层及硅氟树脂封孔处理后的抗腐蚀性能,并和电镀硬铬(EHC)的性能进行对比.中性NaCl溶液电化学极化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处理明显提高了低合金钢的腐蚀电位.400h中性盐雾腐蚀结果表明,基体和涂层处理后抗腐蚀顺序依次为:WC/10Co4......
电弧喷涂技术在转炉烟罩水冷壁防护上的应用 罗家志1,王孝建2,王银军2,张才贵1 (1.梅山炼钢厂,江苏,南京,210039;2.宝钢梅山钢铁股份公司技术中心,江苏,南京,210039) 摘要:分析了转炉烟罩水冷壁的工况和漏水原因.根据其磨损,腐蚀,烧蚀,开裂等故障现象,应用电弧喷涂技术和适合的喷涂材料,先对烟罩水冷壁进行喷砂预处理,然后喷涂打底过渡层Al5Ni95 0.05~0.10 mm,工作涂层KBF3 0.20~0.40 mm,最后进行封孔处理.结果表明,在梅山炼钢厂转炉烟罩水冷壁表面喷涂保护涂层,减少了水冷壁表面的开裂,漏水,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电弧喷涂; 转炉烟罩;......
影响碳纤维表面镀铜速率的因素 高嵩1,姚广春1 (1.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110004;2.沈阳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辽宁,沈阳,110142) 摘要:在碳纤维表面先化学镀铜再电镀铜可获得具有一定厚度且均匀的铜镀层.研究了甲醛,配位剂,稳定剂等用量,pH值,温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对碳纤维增重率的影响,确定了镀铜的最佳配方,并用扫描电镜验证了镀铜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化学镀铜配方为16 g/L CuSO-4·5H-2O,25 g/L EDTA·2Na,15 g/L酒石酸钾钠,15 g/L NaOH, 5 mg/L 2,2′-联吡啶,15 mg/L K-4Fe(CN)-6,6......
电镀工艺条件对钯铁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 徐明丽1,张正富1,杨显万1 (1.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要:在由FeS04*7H2O,Pd(NH3)2Cl2,磺基水杨酸和(NH4)2SO4组成的镀液中,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Pd-Fe合金镀层,并研究了各种电镀工艺条件对钯铁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Fe2+浓度与增大脉冲电压均使镀层中铁含量增加;在导电盐浓度低于0.1 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镀层中铁含量增加;用乙二胺调节溶液pH值所获得的镀层铁含量比用氨水调节要高些;增大镀液pH值,延长脉冲关断时间和延长施镀时间均使镀层中铁含量减少;......
图像技术在镀层孔隙率测定上的应用 刘洪涛1,秦襄培1,李健1,顾卡丽1 (1.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磨损室,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孔隙率是检验镀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标明了镀层对基体防护作用的优劣程度.为了减少传统孔隙率测量方法造成的测量误差,更有效便捷地对镀层的孔隙率进行测量计算,在金相显微镜和CCD摄像头的基础上开发用于测定镀层孔隙率的软件.其测定过程是先用金相显微镜和CCD摄像头进行镀层表面的图像采集.然后对镀层孔隙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将孔隙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后用像素标记法对每个孔隙进行标记,最后自动进行孔隙个数自动计数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这样除了可以得到孔隙率,还可以得到......
耐高温碱水漆酚钛清漆的合成工艺,性能及机理 沙丰1,李军1,牟靖文2,潘肇基1,刘海峰1 (1.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系,湖北,武汉,430074;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为开发经济实用的耐高温碱水漆酚钛清漆,以漆酚为基本原料,先通过漆酚与甲醛缩聚,再将钛酸丁酯与前期合成产物反应,从而合成出了漆酚-钛螯合高聚物(漆酚钛树脂),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傅立叶红外(IR)技术检测了预期产物的合成情况.对该合成反应的机理,工艺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初步探讨了其在高温碱水中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结果证明,研......
铝合金导电管腐蚀失效原因分析 唐葆生1,姚曼2,臧欣阳2 (1.大连供电公司,辽宁,大连,116020;2.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用于高压隔离开关的铝合金导电管存在着严重而普遍的腐蚀问题,危及高压隔离开关的正常运行.运用能谱分析,金相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技术对铝合金导电管的破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电管存在着高度定向的纵向显微组织和局部脱溶,Cu,Fe等有害元素的相在晶界处大量连续析出,造成晶界附近出现贫化区,由于导电管的工作环境为近海海洋大气带,其中含有大量的侵蚀性阴离子,众多因素是导电管的腐蚀成因.其腐蚀过程为先在表面发生点蚀,然后发展成......
纳米SiO2/Cu复合镀层的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 王学伦1,郑玉春1,吴玉程1,陈加取1,王文芳1 (1.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采用铜和纳米SiO2粉末的复合电沉积方法,在45钢板表面获得了厚度0.1~0.2 mm的Cu/SiO2 复合镀层,并应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对复合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进行的工艺范围内,可获得表面平整,光滑, SiO2微粒均匀分布且与基体具有良好结合的复合电沉积层;复合镀层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随镀覆时间的增加,复合镀层中的微粒粒度增加,并先沉积的粒子为核心而长大. ......
电流密度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及结合力的影响 王博1,魏同波1,田军1,阎逢元1,张学俊1 (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微弧氧化主要参数电流密度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机理,先用微弧氧化技术在LY12硬铝合金上获得陶瓷层,然后考察电流密度对陶瓷膜厚度及其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影响,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氧化膜的形貌和组织结构,通过划痕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陶瓷氧化膜及其致密层的增长速度均加快,但有一个极限值,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