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5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4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11毫秒
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ILAR)生长ZnO多晶薄膜的研究 高相东1,于伟东1,李效民1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0) 摘要: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ILAR),以锌氨络离子([Zn(NH3)4]2+)为前驱体溶液,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ZnO薄膜,以XRD和SEM等手段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断面形貌,考察了空气气氛下的退火过程对ZnO薄膜晶体结构与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以SILAR方法沉积ZnO薄膜的机理.结果表明,经200次SILAR沉积循环,所得ZnO薄膜为红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沿方向择优生长;薄膜表面致密,光滑均匀,厚度约800nm.退火处理使ZnO薄膜氧缺位减少,晶粒沿c轴取向增强;随退火温度升高,锌间隙原子增加;500°C退火时,ZnO薄膜发生再结晶.减小前驱体溶液的[NH3.H2O]/[Zn2......
空心微球表面化学镀Ni薄膜的工艺研究 李智敏1,黄云霞1,王毓鹏1,卫云鸽1,曹全喜1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摘要:比较空心微球表面化学镀Ni薄膜的工艺.分别以Sn-Pd胶体溶液和[Ag(NH3)2]+溶液作为活化剂,将空心微球表面进行活化,再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分别在其上淀积金属Ni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EDS)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两种工艺所镀Ni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和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Sn-Pd胶体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了均匀,致密的金属Ni薄膜,该薄膜是由大小约100 nm的颗粒组成;而以[Ag(NH3)2]+溶液活化后的空心微球表面淀积的金属Ni薄膜,是由大小约1 μm的颗粒组成.并分析了这两种镀层形成的机理. 关键词:化学镀; Ni薄膜; 工艺; 空心微球;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高锰镍钴原料的还原氨浸工艺研究吴江华,宁顺明,佘宗华,封志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采用还原氨浸法对高锰氢氧化镍钴原料中的镍钴进行了选择性浸出研究.采用NH3·H2O-NH4HCO3浸出体系,引入水合肼作还原剂,可有效实现镍钴的选择性浸出,原料中的锰不被浸出而富集成为高锰渣.在ρ(CO2)T=3540 g/L,ρ(NH3)T=110120 g/L,还原剂85%N2H4·H2O溶液用量为原料中钴元素摩尔含量的2倍,液固比为15 m L/g,室温下浸出3 h,保温陈化2 h的条件下,镍钴浸出率分别达到98.75%和92.71%,约99%的锰进入浸出渣中.关键词:还原氨浸;高锰氢氧化镍钴;化学配位溶解;镍;钴;锰;......
氨碱液相均匀沉淀技术制备β-Ni(OH)2纳米颗粒(英文)李涛1,马国华2,孙红娟21. 四川省非金属复合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 西南科技大学摘 要:在室温条件下,以NiCl2·6H2O,NH3·H2O和NaOH为原料,通过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Ni(NH3)6]2+配合物离子溶液中,经氢氧根离子取代氨分子与镍离子结合,实现可控合成氢氧化镍纳米晶粒.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TGA-DTG)仪,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技术对实验样品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碱均匀沉淀技术制备的样品为β-Ni(OH)2,平均粒径约为100 nm,且β-Ni(OH)2含有较多的镍成分和很少的层间离子,有利于提高β-Ni......
NaAl(NH2)4的热解过程研究陈松,陈云贵,王小炼,吴朝铃四川大学摘 要:通过NaAlH4与液氨反应成功制备出NaAl(NH2)4,并利用XRD与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其次,通过热分析,XRD,FT-IR以及对制备样品不同温度热处理产物物相分析等方式对NaAl(NH2)4的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aAl(NH2)4在68℃时开始缓慢发生分解放出NH3,250℃时热解基本完成,共放出约2倍摩尔量的NH3.中间产物Na Al(NH)2为非晶态,并在113.76℃左右发生分解.NaAl(NH2)4中[NH2]--Al键,N-H键均为共价键,热解过程,[NH2]--Al键先行断裂从而生成NH3,NaAl(NH2)4最终热解产物为Na NH2,Al N并伴随NH3的生成.关键词......
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gas sensing property of water-soluble polyaniline/SmBaCuMO5+δ(M=Fe, Co, Ni) for NH3郝红霞,刘瑞泉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摘 要:NH3 under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of SBCM powders were of double-perovskite structure and PANI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Under......
低温条件Urea-SCR喷射系统结构对雾化混合特性的影响研究文帅,贾和坤,李西锋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排温条件下柴油机Urea-SCR系统尿素水溶液(UWS)喷雾雾化和混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喷射压力,喷射角度对排气管内液滴蒸发和分布以及NH3浓度均匀性的影响,并利用喷雾激光测试手段,对发动机运行条件下透明石英排气管内液滴分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提升喷射压力同时适当减小喷射角度,能够降低喷雾液滴大小,促进液滴蒸发,改善管内液滴分布进而提升氨浓度分布均匀性;20bar喷射压力和30°喷射角度方案由于其较好的喷雾特性和较少的喷雾撞壁现象,使得催化剂前端面NH3浓度分布更为均匀,有利于提升SCR系统转化效率.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喷雾;均......
NH3气氛下N掺杂ZnO的制备及光电性能张凌云,贾若琨,孙旭辉,张瑛洁,刘春光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摘 要:采用自设计高温煅烧装置在NH3气氛下制备N掺杂ZnO,研究N掺杂ZnO(N-ZnO)的合成条件与ZnO带隙和光电转换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改变NH3气压强,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得到不同N掺杂量的ZnO.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N-ZnO的形貌,晶体结构,掺杂价态以及光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ZnO为六方纤锌矿结构,N掺杂有效窄化ZnO带隙,导致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带边红移,以其为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从0.34%提高至1.02%.关键词:太阳能电池;氧化锌......
Pt掺杂SnO2花状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刘程1,刘颖1,谢玉涛2,王辉1,叶金文1,文晓刚1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摘 要:用原位掺杂法制备了Pt/SnO2花状纳米结构.通过控制反应源物中n(Pt4+)/n(Sn4+)比率,可以获得不同Pt掺杂量的复合纳米结构.采用SEM,XRD,TEM和Raman光谱对样品的形貌,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材料的NH3气体敏感性能.结果表明,Pt掺杂的SnO2纳米花大小约为2μm,由平均直径为180nm,长度约为500nm的纳米棒组成;掺杂后SnO2的拉曼振动峰有了较大的偏移,并出现了新峰148cm-1,这可能与Pt掺杂造成的晶格畸变有关;由Pt/SnO2纳米材料制得的气敏元件在300℃时对2.00×10-4的NH3的灵敏......
明,催化剂表面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能力,表面织构对NH3-SCR脱硝反应有利;NH3-TPD测试显示,Mn Ox-Ce O2/t-Zr O2催化剂表面NH3主要吸附在Lewis酸性位成配位态NH3,与气态NO反应生产中间产物NH2NO,最后分解为N2和H2O.关键词:四方相氧化锆;MnOx-CeO2/t-ZrO2催化剂;脱硝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