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70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3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454毫秒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深度剖析法检测CdS薄膜的成分陈静允1,龙银花1,左宁2,马琳鸽1,郭凯21.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2.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太阳能研究中心摘 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对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得的硫化镉薄膜的成分进行表征和深度剖析.用能量为2×103eV的Ar+刻蚀3 800s,90层.对Cd3d,S2p和O1s的90个谱峰的高分辨图谱的分析和对谱峰的曲线拟合,得出以下结论:1除最外层和玻璃基底层以外的其他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在6%左右,即CdS占94%左右;2欲获得均匀的CdS薄膜,需一次制备成型;3在形成CdS薄膜的诱发期主要是Cd2+和S2-的结合形成CdS,此时并无CdO和Cd(OH)2的形成;4由于玻璃衬底的亲水性以及氨水的分解产生的OH-形成了生成......
纳米CdS修饰的恩诺沙星选择电极的研制与应用刘宇婷,李东辉辽宁医学院药学院摘 要:制备了以纳米Cd S为修饰剂的涂丝型恩诺沙星离子选择电极,并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得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采用电位分析法对该修饰电极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定.纳米Cd S修饰电极的Nernst响应范围为1.0×10-21.0×10-6mol/L,级差电位为45 mV/pC,检出为7.4×10-7mol/L;将电极应用于猪肉样品中恩诺沙星的检测,结果与标准方法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关键词:恩诺沙星;纳米CdS;离子选择电极;......
基于TiO2纳米棒阵列的CdS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英文)顾修全1,2,宋端鸣1,赵宇龙1,强颖怀11. 中国矿业大学2.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化学浴沉积(CBD)被用于在TiO2单晶纳米棒阵列上形成一CdS量子点薄层,进而组装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其它方法分析发现,结晶良好的CdS量子点均匀包覆于TiO2纳米棒的表面,且组装好的太阳电池显示出良好的光伏特征.优化量子点敏化工艺,获得了高达1.28%的太阳能转换效率.效率不高可能是电子在量子点间的迁移不畅引起的.关键词:TiO2;太阳电池;CdS;量子点;......
低温水热合成由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的CdS亚微米和微米球陈惠敏1,郭福强1,张保花1,21. 昌吉学院物理系2. 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摘 要:通过传统的水热技术,以CdCl2.2.5H2O和Na2S2O3.5H2O为镉源和硫源,在相对低的温度(100℃)下水热合成了CdS亚微米和微米球.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了产物是六方相CdS,电子扫描电镜(SEM)和透射扫描电镜(TEM)观察展示了产物是由大量的粒径为10~20nm的颗粒自组装成的亚微米和微米球;对微米球的拉曼(Raman)谱图,光致发光(PL)谱图和影响产物形貌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关键词:CdS;水热;亚微米和微米球;自组装;......
CdS nanosheets decorated with Ni@graphene core-shell cocatalyst for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Tingmin Di1,Liuyang Zhang2,Bei Cheng2,Jiaguo Yu2,Jiajie Fan3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by carbonization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 and leaching treatment of hydrochloric acid. It is selected as the cocatalyst for CdS nanosheets, forming CdS-Ni@C nanocomposites. It remarkably improves......
电化学沉积CdS薄膜及其在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夏晨,张军,许扬,王喜娜,王浩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摘 要:采用硫代硫酸钠,硫酸镉,配以有机酸NTA调节溶液pH值,首次在碱性环境中电沉积制备CdS薄膜,并将其应用到Cu2ZnSnS4(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缓冲层.实验探讨了pH值,溶液浓度,沉积电位对薄膜晶体结构,形貌,界面等微观结构以及光学特性的影响,在pH值为9.36,Cd2+浓度为0.025 mol/L,沉积电位为-1.7 V时,获得了表面均匀致密而无针孔,近化学计量原子比,禁带宽度为2.4 eV的CdS薄膜,将其应用于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中,所制备的缓冲层CdS薄膜展现了与CZTS薄膜良好的匹配性,CZTS/CdS的p-n结质量得到改善.关键词:电化学沉积......
原位表面修饰纳米CdS粒子的表面结构和光学性能 章明秋1,曾汉民1,梁海春1,容敏智1 (1.中山大学教育部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摘要: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纳米尺度硫化镉粒子,并用硫醇和咪唑对粒子进行了原位表面修饰.对纳米硫化镉粒子的形貌与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了表面修饰剂与粒子间的键合.电镜观察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发现,表面修饰明显地提高了纳米粒子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改变了纳米粒子的表面结构,消除了粒子表面导致无辐射弛豫的缺陷,因而提高了纳米粒子分散于溶剂体系的荧光性能.修饰剂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表面修饰粒子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对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 纳米硫化镉; 表面修饰; 微乳液; 光学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利用水溶性聚合物PVP作稳定剂合成CdS,CdSe半导体纳米晶体 杨英歌1,徐自力1,李树新1,王志栋2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2617;2.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以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在水相溶液中制备CdS/PVP纳米粒子.通过控制水溶液体系的pH值或者分散剂含量,实现了纳米粒子从球形到棒状的转变;同时探讨了Cd/S比值变化对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CdS/PVP纳米体系的形貌,并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CdS; PVP; 原子力显微镜; 形貌;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要:采用受控扩散凝固技术(CDS)制备Al-15%Si(质量分数)合金,研究混合方式对受控扩散凝固Al-15%Si合金初生硅相尺寸,形貌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控扩散凝固可以明显细化初生硅相,改善初生硅相形貌和在组织中的分布.其中,液-液混合细化效果比固-液混合细化效果好,特别是通过液态纯铝与液态Al-25%Si合金的液-液混合受控扩散凝固制备得到的凝固组织,其初生硅相平均尺寸仅为14 μm,且在组织中分布均匀. 关键词:过共晶Al-Si合金;受控扩散凝固(CDS);初生硅 中图分类号:TG249;TG146.2 文献标志码:A Effect of mixing ways on primary silicon of hypereutectic Al-Si alloys during controlled......
碳纳米管增强Cd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解水产氢性能的研究王丽1,2,王剑1,2,赵江红1,朱珍平11.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摘 要:主要介绍了湿化学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硫化镉(MWCNTs-CdS)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光解水产氢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能显著增强CdS光解水产氢性能,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MWCNTs/CdS的产氢速率最高,在使用300W氙灯光源,不加Pt共催化剂的条件下达到205μmol·g-1·h-1,产氢速率是单独CdS产氢速率的2倍多.该研究为开发高效光解水产氢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碳纳米管;CdS;复合;光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