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69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页。用时:0小时0分0秒155毫秒
稻草生物炭对铕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英文)董丽佳1,吴思颖1,李生波1,魏作富2,杨国1,胡保卫11.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 要:以农业残留物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去除重金属,这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双重意义.本研究以稻草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炭,通过系列静态实验和光谱技术研究其对重金属铕(Eu)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发现溶液pH显著影响生物炭对Eu(Ⅲ)的吸附量,但不改变吸附反应时间;腐殖酸/富里酸(HA/FA)在pH<7.0的溶液中能促进生物炭对Eu(Ⅲ)的吸附,而在pH>7.0的溶液中则抑制Eu(Ⅲ)的吸附;吸附过程主要涉及共沉淀或内表面络合机制;该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且吸附速率受内颗粒扩散过程的限制.此外, Freundlich模型对该吸附拟合最好......
新型防污剂的合成,生物毒性以及防污性能的研究丛巍巍,于良民,姜晓辉,李霞,赵海洲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介绍了N,N′-二苯氧乙氧基丙基二硫代二丙酰胺(PEPD)等5种二硫代二丙酰胺类化合物(PD)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H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这5种化合物进行了抑菌和杀藻的生物毒性研究,抑菌实验结果表明,5种受试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裂殖酵母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PEPD对3种菌株的MIC值分别为0.1250mg/mL,0.0625mg/mL,0.1250mg/mL;杀藻实验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对湛江叉边金藻等4种藻类均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中以PEPD的抑制性能最显著,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2.10μg/mL和......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利用格局的影响--以黑龙江859农场为例王蓓1,宋戈1,2,杜国明1,杨一佳1,李志明1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摘 要:耕地利用格局能够反映区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可以为土地整治规划和耕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依据.以859农场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选取垦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斑块密度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2009~2015年研究区耕地数量,内部结构,地类转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 2009~2015年之间859农场的耕地总量变化微小,整体分布呈现"北扩东进"态势;(2)旱地在耕地中的比重降低而水田比重上升,水田成为耕地利用的优势类型;(3)旱地以转出水田为主,水田以旱地转入为主,转移总量相当但转移方向相反;(4)旱地斑......
某含砷铜精矿铜砷分离选矿试验研究甘永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以蓝辉铜矿和硫砷铜矿为主的浮选铜精矿,为了产品效益最大化,进行浮选分离获得高砷铜精矿和低砷铜精矿.蓝辉铜矿和硫砷铜矿纯矿物试验结果表明,在捕收剂丁铵黑药体系下,采用石灰调整矿浆pH值,分别添加次氯酸钙,高锰酸钾,腐殖酸钠以及木质素来抑制蓝辉铜矿,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但不同的药剂在不同的矿浆pH值条件下抑制效果不同.针对铜品位为20.52%,含砷1.22%的某含砷铜精矿,采用活性炭搅拌-脱水-洗涤-抑铜浮砷工艺,以高锰酸钾配合次氯酸钙为调整剂,抑制不含砷硫化铜矿,获得高砷铜精矿铜品位为32.87%,砷含量4.93%,铜回收率为29.97%,砷回收率75.50%;低砷铜精矿铜品位为17.68%,砷含量0.37%,铜回收率为......
西北侏罗纪低成熟煤中镜质组热解产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于赤灵1,彭平安1,刘大永1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镜质组是腐殖煤中最主要的显微组分,其结构极为复杂.采用单一的实验手段,很难对镜质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低温热解,高温热解及TMAH在线甲基化热解3种瞬时热解方法,对镜质组结构中吸附烃,与大分子相连的支链基团中非极性及极性组分分别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烃特征决定于镜质组类型及成熟度两种因素.均质镜质体吸附烃以芳烃为主,而基质镜质体吸附烃以正构脂肪烃为主.热解产物中,芳烃所占比例随基质镜质体成熟度的增加而变大;基质镜质体高温热解主要产物为正构脂肪烃,其次为芳烃和酚类,而均质镜质体高温热解主要产物为酚类,其次为芳烃,脂肪烃所占比例较小.TMAH甲基化研究表明,镜质组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而脂肪酸有可能是煤......
剩余污泥破解提取液沉淀低浓度离子型稀土研究王俊峰,李海,钟常明,唐林旺,邱廷省,刘亚奇,阮翔,刘志文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摘 要: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易产生大量低浓度稀土溶液,亟待对其有效回收处理.采用"臭氧+超声波"联合工艺处理城市剩余污泥,从剩余污泥破解后的上清液中获得提取液.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反应时间对剩余污泥絮体结构变化的影响,利用单道ICP和X荧光分析提取液成分及沉淀效果.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破解后,SCOD由1052 mg·L-1增加至5088 mg·L-1,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15. 26,115. 55 mg·L-1;三维荧光检测出剩余污泥提取液含有大量类腐殖酸类物质;当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剩余污泥形态由团状变成了颗粒状......
闽西南中二叠统童子岩组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及远景区预测陈泉霖1,2,程乔3,冯庆来1,邓瑞锦3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福建省煤田地质局3. 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摘 要:根据钻孔岩心样品等分析资料,结合闽西南二叠系中统童子岩组有机地球化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了童子岩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结果表明:童子岩组泥页岩有机质富集程度较好,其中一段中部以及三段底部是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层段;童子岩组一段,二段,三段的有机质成熟度平均值分别为4.56%, 4.40%, 4.29%,均处于很高的演化程度;有机质类型为Ⅲ型--腐殖型;该组一段,二段,三段泥页岩的脆性指数平均值为48%, 43%, 49%,具有较好的压裂条件.与美国典型页岩气盆地相比,童子岩组泥页岩孔隙度较低,与国内四川盆地筇竹寺组则相接近......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含煤岩系生烃潜力评价黄文辉,敖卫华,肖秀玲,万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显微煤岩学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含煤岩系中不同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详细研究,进而对不同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中,有机质类型主要是Ⅲ型和Ⅱ2-Ⅲ型干酪根,煤中显微组分中惰质组占绝对优势,壳质组含量少,仅在部分地区镜质组含量较高(如:宁夏汝箕沟,陇东地区等);盆地中除了腐殖型干酪根外,也有部分属于腐泥型有机质,如盆地南部黄陵矿区的烛煤,其中脂类含量丰富.根据对盆地侏罗纪含煤岩系的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热演化程度)的分析和研究得知: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的有机质丰富,但煤和泥岩的转化系数均接近或低于生油岩的下限,其......
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煤中的微量元素都参与了反应.(3)产气较多的A原煤中腐植酸结合态含量较多,而腐殖酸结合态是能够被产甲烷菌利用的形态.(4)反应前后A煤中微元赋存状态表明,腐植酸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微元有所增加,大分子有机结合态含量减少,说明微元赋存状态明显改变.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状态在生物产气后的变化能为生物产气机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关键词:煤层生物甲烷;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
物.DOM样品中主要有3类荧光峰,即类芳香族蛋白峰,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峰和海洋腐殖酸峰,其中,93.3%的样品中出现有类芳香族蛋白荧光峰.样品的荧光指数FI值从1.85逐渐上升到最大值2.77,SUVA254最大值为0.7 L/(m·mg),生物源指数BIX在0.78~1.23间波动,均可证实煤矸石中DOM主要是以微生物源(内源)有机质为主,且与生物或细菌活动密切相关.关键词:煤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