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250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5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77毫秒
原位生成(Fe,Cr)7C3/Fe复合材料的磨料磨损性能陈哲,康猛,叶芳霞,王亮亮,钟黎声,燕映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耐磨材料研究所摘 要:将纯铬丝放入开有相应圆孔的HT250灰铸铁中,在1 220℃保温30min进行原位反应,制备出了不同体积分数(Fe,Cr)7C3的铁基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硬度仪及磨损试验机等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其磨料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物相主要由碳化物(Fe,Cr)7C3,铁素体(α-Fe)及奥氏体(γ-Fe)组成;随碳化物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平均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最高值为1 453HV0.1;而在磨料磨损条件下的磨损量先降后升,碳化物体积分数为62%时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最好,且与BTM20Cr高铬铸铁的耐磨性相......
共振散射法测定中草药中的微量铬李娜,刘玮炜,周洪英,周丽华,赵跃强摘 要: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Cr(Ⅵ)与碘化物和淀粉形成离子缔合物的共振光散射增强现象,拟定了一种新的测定Cr(Ⅵ)的共振光散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溶液中Cr(Ⅵ)浓度与散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在λex=λem=290 nm处,共振光散射最强,且共振光散射强度与Cr(Ⅵ)浓度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范围为34~400μg/L,检出限为6.7μg/L,可用于中草药样品中铬的测定.关键词:铬;中草药;共振散射;......
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的分离,鉴定及其对Cr(Ⅵ)还原研究黄顺红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摘 要:文章旨在分离获得高效的Cr(Ⅵ)还原功能菌.结果表明,从湖南某铬渣堆场铬污染土壤中分离出一株具有较强还原Cr(Ⅵ)能力的细菌,24 h内基本还原500 mg/L Cr(Ⅵ).细菌16S rD-NA的测序及比对均显示该菌属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并将此细菌命名为BB.扫描电镜(SEM)表明,P.phragmitetusBB在500 mg/L Cr(Ⅵ)下,其细胞形态仍然是很完整,没有破裂和穿孔.EDAX分析表明,Cr是还原产物中的最主要元素.XPS分析进一步表明,Cr(Ⅵ)的还原产物是Cr(Ⅲ)化合物.关键词:Pannonibacter......
电镀硬铬工艺原理及铬层组织与性能浅析张理1,郭震1,蒋晓明1,2,刘晓光1,曹立超1,张浩11.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摘 要:梳理了传统电镀硬铬的工艺原理及铬层的组织和性能:传统电镀硬铬采用电解池原理,在阴极区域,电极反应分3个阶段,分别进行单一或多个的H+→H2,Cr2O72-→Cr3+和HCrO4-→Cr反应,在阳极区域,同时进行H2O→O2,Cr3+→Cr2O72-和Pb→PbO2反应;传统电镀硬铬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呈垂直并贯穿到金属表面的网状微裂纹状,并显著影响铬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等性能.关键词:电镀硬铬;工艺原理;微观组织;硬度;耐磨性;耐蚀性;......
地质样品中铬的价态分析方法研究杨总,吴琼玉,陈锋摘 要:提出了以离子交换为主要流程进行预处理过程.HCL为提取剂,液土比为50 mL/g.首先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得总铬,再将样品过柱(柱中装有717型阴离子树脂)吸附Cr(Ⅳ),利用差减法,从而获得Cr(Ⅲ).本实验石墨炉升温程序得到优化改进.通过实验得到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灵敏度等数据.关键词:离子交换;三价铬;六价铬;总铬;石墨炉原子吸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铜铬锆合金中铬和锆马琪,李正明,翟博兵器工业西北地区理化检测中心摘 要:以硝酸和硫酸溶解样品,通过选择元素间没有干扰的光谱线284.984nm和343.823nm分别作为Cr和Zr分析线和采用铜基体匹配技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铜铬锆合金中铬和锆.铬和锆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0.012μg/mL.方法用于铜铬锆合金样品中铬和锆的测定,测定结果分别与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JB/T9552.2-1999)和二甲酚橙光度法(JB/T9552.5-1999)的测定结果相符,10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0%,0.28%.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铜铬锆合金;铬;锆;......
硝酸氧化改性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付勇坚1,黄念东1,杨明平1 (1.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含Cr的电镀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利用改性的活性炭对它进行处理,效果明显.活性炭用HNO3(1∶ 1)氧化并经300 ℃左右温度煅烧改性后,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其阳离子交换容量达到1.88 mmol/g.常温条件下以该改性活性炭作吸附材料处理镀铬厂含铬废水,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还原性和吸附性,可将废水中以CrO2-4和Cr2O2-7两种形式存在的Cr(Ⅵ)离子完全还原成Cr3+,获得了较高的Cr(Ⅵ)离子去除率,并对溶液的pH值和吸附时间对废水中Cr(Ⅵ)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2.5~3.0,吸附时间为3~4 h时,废水中Cr(Ⅵ)离子的去除率可达到97.5%左右. 关键词:废水处理; 改性活性炭; Cr(Ⅵ)离......
4Cr13不锈钢表面多弧离子镀制备(Ti,Cr)N薄膜的高温氧化行为(英文)蔡航伟,高原,袁琳,马志康,王成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摘 要:在4Cr13不锈钢表面进行多弧离子镀沉积(Ti,Cr)N涂层,研究不同Cr含量的(Ti1-xCrx)N(x=0.28,0.56,0.73)复合薄膜在700℃的高温氧化行为.考察了薄膜氧化后的表面形貌,成分等.用热重法(TG)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分析(Ti,Cr)N薄膜的加热氧化情况,并与TiN薄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铬靶弧电流(ICr)的提高,(Ti1-xCrx)N薄膜中的Cr含量增加,Cr含量与ICr/ITi存在着线性关系;Cr含量越高,(Ti1-xCrx)N薄膜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越好;(Ti1-xCrx)N薄膜的氧化热力学温度均高于TiN薄膜,表明Cr的......
玉米麸质锌分离富集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 冯学珠1,陈玉静1,王玉宝1 (1.烟台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基于Cr(Ⅵ)对偶氮胂M有褪色作用,研究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方法的检出限为5.5×10-8g/L,线性范围为0~0.5μg/mL.采用玉米麸质锌在酸性溶液中分离富集样品中的Cr(Ⅵ),选择性大大提高.此方法用于样品中痕量铬的测定,可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褪色光度法测定; 玉米麸质锌; Cr(Ⅵ)痕量测定;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铬(Ⅵ)-酸性铬蓝K-过氧化氢体系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Ⅵ) 陈友存1,何池洋1,岳从永1 (1.安庆师范学院化学系,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研究了在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介质(pH 5.5)中,痕量铬(Ⅵ)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铬蓝K的褪色反应,测得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82kJ/mol,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在加入适量EDTA情况下,常见离子均不干扰铬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1×10-3μg/L,在25 mL溶液中,线性范围为0~12μg Cr(Ⅵ).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用于铁标样中铬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铬; 催化光度法; 酸性铬蓝K;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