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85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8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19毫秒
冻土正融过程CT扫描试验及图像分析刘波,李东阳,刘璐璐,姚伟旻,张洪杰,刘念,娄学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摘 要:为了探索冻土正融过程中CT图像灰度值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将-27℃的冻土试样放置在20℃的室温环境中依靠与空气自然对流加热融化,同时连续地进行CT扫描,得到各时刻的CT灰度图像,并记录温度-时间变化曲线.通过对试样各个时刻CT图像平均灰度值的统计,得到CT图像的时间-灰度变化曲线,并与试样的时间-温度变化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冻土温度上升和融化过程中灰度均值随时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冻土完全融化后,虽然温度继续上升,但灰度均值基本不发生变化.因此,在冻土融化完成时刻,在时间-灰度图像上出现一个明显的折点,该折点可以视为冻土融化完成的标志.关键词:冻土;X-CT......
工业CT检测技术在5 kN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吕延达,陈亦维,郭洪勤,陈明亮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空间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 要:针对5 kN发动机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不可检不可测的难题,开展了工业CT检测技术研究.分析了复杂结构焊缝和复合材料喷管的常规方法检测难点,利用工业CT检测技术穿透能力强,不受工件复杂结构影响的优势,对5 kN发动机产品中的电子束焊缝,氩弧焊焊缝,复合材料喷管等结构进行了检测试验,得到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工业CT检测技术可以识别5 kN发动机产品中的气孔,未焊透,分层,裂纹等缺陷,并实现对缺陷的定位与测量,可为焊缝质量评估提供依据.关键词:5 kN发动机;焊缝;工业CT;检测;......
井地地震CT技术及其应用 徐红利1,潘冬明1,李红立1 (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井地地震是在井间地震方法基础上提出,其技术核心主要是观测系统设计以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观测系统设计旨在增加探测目标的覆盖次数,均匀程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数据采集从震源和检波器两个方面优化,选用激发能量强,频率高,成本低,效率高的震源,以及灵敏度高,抗噪能力好的检波器;数据处理分为拾取初至,建立正演模型和反演层析成像.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井地地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井地地震; 层析成像; 直射线追踪; SIRT;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煤层内断层在双巷声波CT重建图像中的表现 李承华1,刘盛东2 (1.江西煤田地质局,江西,南昌,330001;2.淮南工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是矿井煤层构造探测的实际应用系统.在该系统下,建立煤层断层数值模型,利用精确和快速的直射线追踪方法,正演计算声波到时,通过BPT,ART反演方法重建图像.当断层走向与巷道测线不平行时,煤层内断层重建图像清晰.实际矿井工作面回风巷与运输巷之间的声波CT探测实验结果表明:煤层内断层在这种不完备的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的反演图像中,除走向断层外,断层图像呈线性规律分布,空间收敛性好,正断层多表现为低慢度(较高速度)特征.该系统使双巷声波CT采集系统超前探测煤层构造成为可能. 关键词:声波CT; 煤层; 断层; 双巷; 反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基于梯度下降法的双能CT双物质分解算法滕月阳,郑孙易,卢子鹏,康雁东北大学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摘 要:基物质分解是双能CT重建的重要步骤,其中双物质分解是常用的分解模型之一,该模型的核心关键是计算分解系数投影.为了更快计算它,提出了基于误差反馈梯度下降的双能CT双物质分解算法和基于Armijo-Goldstein梯度下降的双能CT双物质分解算法.由于计算了梯度下降步长,这两种方法能快速迭代求解基物质分解系数投影.同时他们有效地解决了双能CT重建的非线性问题.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查表匹配法相比,这两种算法稳定收敛,计算速度快,重建精度高,对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在重建结果精度近似的情况下,基于Armijo-Goldstein梯度下降的算法采用不精确线性搜索步长,因此它的运行速度更快......
基于X光CT技术的堆浸散体孔隙尺寸分析杨保华1,张卫锋2,吴爱祥3,王洪江31.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3.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摘 要:通过X光CT技术对8组不同颗粒尺寸的堆浸散体介质进行了扫描,获得了各自的二维CT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方法统计了各散体介质孔隙尺寸分布概率,并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散体孔隙尺寸呈正态分布,随着样本颗粒粒径的增大,散体平均孔隙尺寸也逐渐增大;散体的平均孔隙直径与渗透系数呈正线性关系,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平均孔隙尺寸的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加.结合CT技术和图像处理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散体介质孔隙尺寸的量化分析.关键词:堆浸散体;孔隙尺寸;CT技术;图像处理;......
CT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倪培君1,郭智敏1 (1.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浙江,宁波,315103) 摘要:分别从直接测试方法和间接测试方法两方面分析CT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一种测试CT系统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阐述和展望.最后,介绍一种测试空间分辨率的新方法:数字化标准试件和自动分析软件技术.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 点扩散函数; 线扩散甬数; 边界响应函数; 数字化标准试件;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point spread function; line spread function; edge response function; digital test objects;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基于显微CT技术的C/C-SiC复合材料孔隙率测量方法江柏红,周金帅,高晓进,江玉朗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摘 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CT技术的测量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新方法,研究了C/C-Si 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测量原理,讨论了测量区域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微CT技术能够获取复合材料内部三维微观图像,通过灰度直方图阈值分割法能够较为精确测量C/C-Si C复合材料体积孔隙率,并且只有选择的测量体积范围超过一定值时才能获得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关键词:显微CT;孔隙率;灰度直方图;阈值分割;......
平硐间地震波CT在某水电站坝址勘探中的应用刘建,杨建明,沙椿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摘 要:在某水电站平硐勘探的基础上,应用地震波层析成像测试技术,对坝址区右岸平硐间测试,得到右岸不同岩体的波速分布.根据地震波速分布探明岩体地质构造和分布特征,确定岩体质量等级.平硐间地震波CT成果与地质构造资料的对比验证表明:硐间地震波CT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关键词:平硐;层析成像;地震波;松动岩体;岩体质量;......
跨孔电阻率CT在岩溶地基勘察中的应用朱元武1,2,刘春香1,于淑雯11.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摘 要:该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将钻孔与电阻率CT相结合,进行岩溶情况探测.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正反演算及跨孔实测,表明:物探成果与钻探结果吻合很好,基岩面标定准确,纵向溶洞大小和顶底高度探测准确.电阻率CT不仅节省了勘察成本,还避免了钻探以点代面的缺陷.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推广应用.关键词:岩溶地基;溶洞;电阻率CT;正反演算;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