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75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76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37毫秒
冰铜富氧吹炼工艺的模型开发与应用吴扣根,洪新,杨慧振,蔡乔方,俱拴霞摘 要:开发了铜转炉富氧吹炼冰铜过程的动态物料和能量控制模型及富氧吹炼节能模型,分析计算富氧浓度对物料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并预测富氧对转炉烟气在生成量,吹炼时间,冷料加入量的影响情况,结果与实践生产数据吻合较好.根据开发的模型,可以进一步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实际生产,优化富氧吹炼工艺参数,并寻求最佳富氧浓度,指导冰铜富氧吹炼生产的操作与控制.关键词:冰铜;富氧吹炼;模型;火法冶金;铜;......
冷轧板表面起皮缺陷成因分析与探讨王亚芬,杜洪志,左海霞,赵广东本钢汽车板开发项目部摘 要:针对本钢冷轧板产生的起皮缺陷问题,通过现场取样,宏观分析以及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起皮缺陷部位进行了微观观察和元素定性分析,探讨了起皮缺陷的产生原因和消除措施.结果表明,冷轧板表面起皮缺陷是由夹杂物引起的,主要是化学成分为Al2O3·SiO2·MgO·CaS·CaO复合型氧化物组成的颗粒带,推断可能来源于连铸过程中保护渣.通过调整相应的炼钢工艺可以减轻或消除此缺陷.关键词:......
具变号系数的四阶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性郭芳1,朱红霞2,韩效宥31. 山西大同大学数计学院2.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3.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摘 要:在p(t)变号情况下,对四阶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x(4)(t)+p(t)f(x(t-τ))=0的振动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到方程振动的一个充分性定理.所得结论推广了当系数不变号时,四阶非线性时滞微分方程的振动性结论.关键词:非线性;系数变号;四阶微分方程;时滞;振动性;......
芳香族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杨晓东,郑亚萍,张娇霞,于培盈,石伟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摘 要:以三羟甲基丙烷为中心核,与偏苯三酸酐和环氧氯丙烷开环聚合反应合成芳香族超支化聚酯,在碳酸钾水溶液作用下对其进行了闭环反应合成了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分别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凝胶色谱仪,热重分析表征了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芳香族超支化聚酯型环氧分子结构,合成的芳香族超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关键词:偏苯三酸酐;超支化环氧树脂;开环聚合;......
水热微乳液法制备锂离子阳极材料CoS2纳米空心球丁筛霞,葛新亚,叶鸽,刘良富,蒋庆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摘 要:通过自制的纳米苯丙乳液粒子为吸附载体,以CoCl.6H2O和CS2为原料,在100℃水热条件下,于微乳液粒子表面反应6h制备出了CoS2空心纳米球.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相的立方晶系CoS2空心纳米球,直径约120nm.此外还对其形成机理以及作为锂离子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微乳液;CoS2;水热法;空心纳米球;阳极材料;......
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B涂层研究 崔作林1,谢广文1,矫海霞1 (1.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利用铁片试样研究以二甲基胺硼烷为还原剂的化学镀Ni-Co-B合金涂层的工艺,考察了还原剂,金属盐浓度之比,pH值对化学镀反应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优化的工艺配方在经过敏化,活化处理后的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沉积Ni-Co-B合金涂层.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分析涂层成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形貌,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涂层磁学性能(VSM).结果表明:在纳米螺旋碳纤维表面获得了连续,均匀的Ni-Co-B合金涂层,材料磁性明显改善. 关键词:螺旋碳纤维; 二甲基胺硼烷; 化学镀Ni-Co-B合金; 沉积速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T700/氰酸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离位"增韧 张娇霞1,郑亚萍1,许亚洪2,王浩3,戴峰2 (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2.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针对氰酸酯采用环氧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对该体系的流变性能与DMA进行分析,并对浇注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聚砜作为增韧剂,采用"离位"增韧技术,制备复合材料层压板,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冲击后压缩强度(CAI),对微观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0℃时,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有较长的工艺适用期,很好的工艺操作性.Tg为200℃时,浇注体的力学性能优良.采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离位"增韧层,体系出现了相反转结构,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复合材料的CAI值从180 MPa增加到260 MPa,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氰酸酯/环氧树脂的湿热老化机理 张娇霞1,郑亚萍1,许亚洪2,王波3,戴峰2 (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2.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3.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采用热失重,热机械分析,正电子淹没技术(PAL)对氰酸酯/环氧树脂体系湿热老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体系的吸水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吸水率为1.8%,湿热老化后对体系的热失重温度没有影响,体系的储存模量降低了95 MPa,T降低了约7℃,损耗峰变宽并向低温方向移动.湿热老化后自由体积尺寸减小,自由体积浓度增大,体系中的水分起着增塑剂的作用,导致基体中形成更多的微裂纹. 关键词:氰酸酯; 湿热老化; 正电子湮没; 自由体积;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碳纳米管的表面功能化研究:接枝环氧基聚合物 陈立新1,张娇霞1,郑亚萍1,宁荣昌1,杨晓东1 (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 摘要:通过共价键修饰将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与环氧树脂进行接枝反应,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热失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发现,酸化处理在多壁碳纳米管管壁产生羧基,羟基,并检测到环氧树脂是通过共价键接枝到多壁碳纳米管管壁上,其接枝率达到39%.差示扫描晕热仪(DSC)显示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碳纳米管; 环氧树脂; 表面改性; 纳米复合材料;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复合铋膜电极阳极溶出法测定水样中的痕量铟杨海青,彭波,王伟峰,杨梅霞,潘玉莹,马永钧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摘 要:在玻碳电极上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新型铕离子掺杂普鲁士蓝复合铋膜电极,建立了用示差脉冲阳极溶出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铟的分析方法.讨论了铟在常规铋膜电极和复合铋膜电极上的溶出性能,对铋膜的厚度,支持电解质,测定底液的pH,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铟的阳极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20μg/L和20~100μg/L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0.15μg/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2.0%.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铟的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7.5%~103%.关键词:复合铋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