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5381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539页。用时:0小时0分0秒545毫秒
不同晶型的TiO2膜表面光致亲水性的研究 林华香1,王绪绪1,付贤智1 (1.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福州,350002) 摘要:采用Sol-gel法在石英玻璃表面制备了TiO2膜,并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得到不同晶相结构的TiO2膜,同时对膜进行了XRD,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SEM,亲水性的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TiO2膜在450℃焙烧后转为锐钛矿相结构,而700℃焙烧后则完全转变为金红石相结构.在低强度的紫外光照射下,锐钛矿TiO2膜的亲水性优于金红石和无定型态的TiO2膜;但是当光照强度大于1.0 mW/cm2时,锐钛矿,金红石和无定型TiO2膜的亲水性区别不大,无定型TiO2膜在高强度紫外光照射下表现出良好的亲水性. 关键词:晶型; 亲水性; TiO2膜;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纳米多孔TiO2膜的晶化处理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王炜1,陶海军1,王玲1,陶杰1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16) 摘要:通过恒压阳极氧化法在HF酸和CrO3的混合电解液中,在纯钛TA1和钛合金TC4表面分别制备了纳米多孔无定型TiO2膜.研究了TA1和TC4表面无定型TiO2膜在空气中热处理的组织转变过程.TA1试样表面的纳米多孔TiO2膜在250℃左右出现锐钛矿相,480℃左右出现金红石相,在600℃左右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基本完成,孔结构在600℃左右基本消失;TC4试样表面的纳米多孔TiO2膜在310℃左右出现锐钛矿相,600℃左右出现金红石相,在680℃左右锐钛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基本完成,孔结构在700℃左右基本消失.TC4试样表面的氧化膜所含合金元素Al和V,对上述结晶转变温度和孔结构存在的最高温度的差别存在重要影响. 关键词:阳极氧化......
均相沉积法制备金属基纳米TiO2膜的杀菌性能 张秀成1,胡奈赛2,朱晓东2,何家文2,余历军2 (1.西北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9;2.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采用均相沉积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得均匀透明的多孔TiO2纳米膜材料.用TEM,XRD,TG-DTA,GB 15979-2002等方法对膜及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材料为均匀的多孔锐钛矿型TiO2膜;TiO2晶粒大小在10~30nm;该膜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30min内的杀菌率均达到90.00%以上. 关键词:均相沉积法; 不锈钢; 纳米TiO2膜; 杀菌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制备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姜兆华1,吴晓宏1,王松1,秦伟2,苏培博1 (1.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用微等离子体氧化法能在钛基体上原位生长多孔TiO2膜,方法简单而且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本文研究了反应时间(10,30,60,90min)对所得膜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SEM和XRD分析膜层表面形貌和结构,发现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所得膜层微孔增大而且膜层中二氧化钛含量增多.用所得膜层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发现当反应时间为60min时,所得膜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这归功于所得膜层比表面积增加而且膜层是由以锐钛矿型为主晶相同时含有少量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组成. 关键词:微等离子体氧化; TiO2膜; 光催化活性; 反应时间; 罗丹明B; [全文内容正在......
介孔TiO2膜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王甜,谷景华,陈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摘 要:以钛酸四异丙脂为原料,采用粒子型溶胶路线制备出稳定的TiO2溶胶,通过浸渍涂膜法,在孔径为100nm的管式Al2O3微滤膜支撑体上制备出介孔TiO2膜.研究了介孔TiO2膜的制备过程对其完整性及孔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了非负载介孔TiO2膜对染料酸性橙7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在溶胶中加入适量的PVA和HPC,控制浸涂时间,在450℃焙烧1h可获得完整的介孔TiO2膜,膜厚约0.5μm,孔径分布于3~10nm.介孔TiO2膜对酸性橙7及亚甲基蓝吸附量随pH值变化,调节pH值可减少吸附造成的膜污染.关键词:介孔TiO2膜;浸渍涂膜;孔结构;吸附;......
TiO2超疏水膜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胡亚微,刘珊,黄思雅,潘伟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摘 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于金属基片上制备了TiO2膜,经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1H,1H,2H,2H-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后,呈现良好的超疏水性能,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得到最佳TiO2超疏水表面,其与水的接触角达到173.7°.并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含量,TiO2纳米粒子含量和烧结温度和时间对超疏水性能的影响.关键词:TiO2膜;溶胶-凝胶法;超疏水;......
玻璃基板上低温制备TiO2膜 韩高荣1,李红1,赵高凌1,张长沙1 (1.浙江大学材料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以溶胶-凝胶浸渍提拉和氧化法为基础,探讨一种在玻璃基板上制备有序TiO2膜的方法.此方法分为两步:先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板上预镀一层TiO2膜作为诱导膜,再以钛金属片为钛源,通过溶解-沉淀机制(Dissolution Precipitation Mechanism)于低温下在预制膜上生长有序的TiO2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图谱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80℃下,TiO2预制膜上可生成一层新的锐钛矿相TiO2膜.要低温情况下在玻璃基板上得到有序TiO2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或结合其他的有序膜生长机理来制备.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 制备; 钛金属;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
,并研究了紫外光和可见光下Fe3+/TiO2纳米薄膜对甲基橙溶液(MO)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探讨了Fe3+对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不需要高温煅烧即可得到高催化活性的金红石和锐钛矿混合型二氧化钛薄膜,以金红石为主.Fe3+掺杂明显提高了TiO2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掺杂Fe3+浓度为0.5 mmol/L时光催化效果最优,且更利于较低浓度甲基橙溶液的降解,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对初始浓度5 mg/L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62%和89.24%.关键词:自组装;铁掺杂;纳米TiO2膜;光催化;......
Ti/nano-TiO2-Pt复合电极催化甲醇氧化的研究 夏举佩1,杨玲1,阳超琴1 (1.昆明理工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纳米TiO2(Ti/nano-TiO2)膜电极,再用电沉积法在纳米TiO2膜上修饰Pt微粒,制成Ti/nano-TiO2-Pt复合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纯Pt丝电极和Ti/nano-TiO2-Pt电极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对甲醇氧化,复合电极比Pt丝电极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甲醇氧化中间产物CO的吸附量少,因而不易中毒;复合电极载铂量达到一定值时,电极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金属材料; 纳米TiO2膜电极; Ti/nano-TiO2-Pt复合电极; 甲醇氧化;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氟碳铝板表面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TiO2纳米膜聚乙二醇对膜性能的影响艾凡荣,李勇,闫洪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摘 要: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制膜,晶化热处理温度达500℃,不适合耐热性较差的基体.采用过量水体系的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分子量对纳米TiO2膜在氟碳铝表面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TiO2膜表面较平整,均匀,表现为锐钛矿型结构,对亚甲基蓝溶液具有良好的光降解作用,但膜会产生裂纹;随着PEG质量分数和分子量的增加,纳米TiO2膜的开裂倾向减小.关键词:纳米TiO2膜;光催化活性;过量水体系溶胶-凝胶法;低温;氟碳铝板;PEG;形貌;组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