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250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25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608毫秒
]. Madison: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and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1996: 475-490. 好氧条件下铬污染土壤中Cr(VI)的土著微生物还原 苏长青1,李立清1,3,杨志辉2,3,柴立元2,3,廖 骐2,3,石 岩2,3,黎佳未2 1. 中南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2.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 3.中南大学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83 摘 要:生物修复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修复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Cr(VI)的还原过程,在生物反应器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好氧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土著微生物存在情况下,在铬污染土壤中添加培养基使Cr(VI)浓度在66 h内从1521.9......
(Ⅵ)-CA-FN)复合体系中Cr(Ⅵ)吸附效率和光催化还原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Cr(Ⅵ)-CA-FN复合体系中Cr(Ⅵ)可能的光催化还原机理.结果表明:在Cr(Ⅵ)-CA-FN复合体系中,酸性条件下有利于Cr(Ⅵ)的光催化还原,最佳pH值为2.5;柠檬酸和Fe(Ⅲ)降低了吸附对Cr(Ⅵ)还原率的影响,有效地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光生电子还原Cr(Ⅵ)离子;六价铬浓度的降低一部分是光催化还原所致,另一部分是由于催化剂本身含有的二价锰离子还原所致. 关键词:含钛高炉渣;Cr(Ⅵ)?柠檬酸?硝酸铁复合体系;光催化还原;六价铬 中图分类号:TQ 032.41 文献标识码: A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r(Ⅵ) in Cr(Ⅵ) -citric acid......
Na2CO3-CO2-H2O体系处理铬渣的热力学分析 刘伟,李斌,周秋生,齐天贵,彭志宏,刘桂华,李小斌 (中南大学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摘要:采用Na2CO3-CO2-H2O体系处理铬渣,分析该体系的反应热力学,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浸出剂对铬渣中 Cr(Ⅵ)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5 ℃,当6.6<pH<10.8且c(CO32-)>1.55×10-6 mol/L时,体系处于碳酸钙的稳定区,铬酸钙,水榴石,水铝钙石及钙铁石可被分解而释放出其中的Cr(Ⅵ),而水滑石难以被分解;在温度为80 ℃,碳酸钠质量浓度为120 g/L,液固比为15,CO2体积分数为5%,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处理铬渣,得到的渣经湿磨后再用此体系二次浸出,最终铬渣中Cr(Ⅵ)的质量分数降至0.13%,Cr(Ⅵ)的浸出率达到85%;毒性实验浸出液中Cr(Ⅵ)和总Cr质量......
要:在前期从铬渣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高效还原Cr(Ⅵ)的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的基 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修复模拟铬污染土壤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Cr(Ⅵ)的修复受pH值,微生物接种量和初始Cr(Ⅵ)浓度的影响;pH值越高,微生物接种量越大而初始Cr(Ⅵ)浓度越低时,Cr(Ⅵ)的修复速率越快;所筛选的土著微生物在316 h内就能够完全还原污染土壤中浓度为360 mg/kg的Cr(Ⅵ);Cr(Ⅵ)的修复是土著微生物(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通过酶促反应对Cr(Ⅵ)的直接还原所致. 关键词:铬(Ⅵ)污染土壤;铬(Ⅵ)污染修复;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中图分类号:X131.3......
金属Cr粉末对镁砂-铬矿间反应与烧结的影响李龙,于景坤,邹宗树摘 要:以高纯镁砂,西藏铬矿细粉为原料,分别添加0%,2%,4%,6%(质量分数)的金属Cr粉末,在200 MPa下制成50 mm×20 mm的试样,然后在1 600℃,空气气氛下保温8 h烧成.对烧成后的试样进行性能检测以及XRD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金属Cr粉末有利于MgCr2O4尖晶石相的生成.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变化随着金属Cr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常温耐压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出现明显下降.关键词:镁砂;铬矿;金属Cr粉末;反应;烧结;......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酸盐转化膜中的Cr(Ⅵ)和Cr(Ⅲ) 宋恩军1,郭毅1,张东1 (1.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为研究铬酸盐转化膜中Cr(Ⅵ)和Cr(Ⅲ)测定的新方法,用酚醛树脂对腐植酸交联固化,制备了颗粒状腐植酸吸附树脂;以火焰原子吸收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该树脂对Cr(Ⅵ)和Cr(Ⅲ)的分离富集性能.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从而建立了腐植酸树脂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形态的新方法,用于铬酸盐转化膜中Cr(Ⅵ)和Cr(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腐植酸树脂; 富集分离; 铬酸盐转化膜; Cr(Ⅵ); Cr(Ⅲ);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镀铬液中Cr(Ⅲ)和Cr(Ⅵ) 赵国鹏1,安百刚1,蔡世青1 (1.鞍山钢铁学院化学工程研究中心,114002) 摘要:研究了一种应用分光光度法对镀铬液中Cr(Ⅲ) 和Cr(Ⅵ)含量进行连续测定的化验方法.用Cr(Ⅵ)与DPCI的络合显色反应,在不同波长下对 Cr(Ⅲ)和Cr(Ⅵ)含量进行连续测定.确定了测定体系的各个参数,研究获得了一种不必将Cr (Ⅲ)和Cr(Ⅵ)分离即可对二者进行连续分光光度测定的快速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单.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连续测定; Cr(Ⅲ); Cr(Ⅵ);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AREEJ等[10]利用熔盐固态反应成功制备出Fe掺杂SnS2纳米片,并对其结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KIRUTHIGAA等[11]研究了Ce掺杂SnS2纳米片的结构,光学和光催化性能.WANG等[12]在Mg掺杂的SnS2中也观察到了室温铁磁性.CHEN等[13]研究了可见光照射下的Ni修饰的铬还原SnS2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PARK等[14]也类似研究了Cr还原下In掺杂花状SnS2的光催化性能...射峰略有宽化,但各样品的衍射峰还是较尖锐,峰宽较窄,说明结晶良好.XRD谱中并没有出现Cr的金属团簇以及其它铬的硫化物等第二相的衍射峰,即样品为纯相,说明金属离子Cr3+以替代Sn4+的形式掺杂进入到SnS2晶格中.当x<0.07时,峰值位置稍向低角度方向移动,晶格常数也随之增大,从表1可以看到,Cr掺杂的样品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和晶面间距均大于纯样品,但Cr3+的离子半径小于Sn4+的离子半径,表......
......
烧结温度对BN/Ni(Cr)自润滑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蒋冰玉,王日初,彭超群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 摘要:以Ni-20%Cr(质量分数)合金粉末作为基体材料,添加体积分数为31.4%的六方BN(h-BN)作为固体润滑剂,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BN/Ni(Cr)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该复合材料硬度,弯曲强度和孔隙率以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N/Ni(Cr)自润滑材料的硬度和抗弯强度与Ni-Cr颗粒烧结颈的形成,长大以及孔隙率的变化有关;当烧结温度不超过1 18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BN/Ni(Cr)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下降,硬度和弯曲强度均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BN/Ni(Cr)复合材料;烧结温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G1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