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96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0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78毫秒
电池级Co3O4的制备 樊玉川1 (1.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5) 摘要:研究了用碳铵直接沉淀氯化钴制备前躯体进而煅烧制备电池级Co3O4的工艺.主要考察了氯化钴溶液中钴离子浓度,溶液起始pH值,沉淀反应温度,沉淀反应时间等对前躯体粒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前躯体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产物Co3O4颗粒形貌,粒度的影响.XRD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前驱体粉末为无定形的碱式碳酸钴,经过煅烧后生成均匀分散的Co3O4粉末.XRD,SEM,粒度分布,振实密度等测试对煅烧产物进行了性能表证,结果显示产物具有标准Co3O4晶型结构,结晶良好,粉末具有规整的颗粒形貌,并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l~5 μm,振实密度2.1 g·cm-3,满足电池级Co3O4的要求. 关键词:Co3O4; 碳铵直接沉淀; 形貌; 粒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电子级Co3O4制备方法及其进展 周健1,习小明1,宁顺明1 (1.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介绍了Co3O4的市场需求,常用的Co3O4制备方法,Co3O4的研究与生产现状,并简要说明了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LiCoO2; Co3O4; 制备; 形貌; 密度;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固相合成Co3O4纳米晶及晶化动力学研究 张向超1,杨华明1,周灿伟1,唐爱东1,李云龙2 (1.中南大学资源生物学院无机材料系,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大学,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以Co(NO3)2·6H2O和NH4HCO3为原料,利用固相反应合成无定形前驱体,再经焙烧合成Co3O4纳米晶.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不同焙烧温度对合成Co3O4晶粒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Scherrer公式估算合成Co3O4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在10~40nm,焙烧温度越高,晶粒尺寸越大;根据前驱体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差热(DTA)曲线,用Kissinger和Ozawa法计算合成Co3O4纳米晶的活化能分别为132.77kJ/mol和141.17kJ/mol,差别不大;根据晶粒生长动力学理论计算Co3O4晶粒长大的活化能为15.44kJ/mol,表明热处理过程Co3O4纳米晶......
Co3O4的氢还原过程动力学研究 张家芸1,周土平1,魏寿昆1,刘建华1 (1.北京科技大学理化系,北京,100083) 摘要:应用等温和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Co3O4的氢还原过程动力学,得出两种条件下过程均分为Co3O4还原为CoO和CoO还原为Co两个步骤,二步骤均为界面化学反应控速.在523-603 K等温及503-589 K非等温条件下,Co3O4还原为CoO步骤的表观活化能均为133 kJ/mol;523-603 K等温还原CoO为Co步骤的表观活化能为87.5 kJ/mol. 关键词:氢; Co3O4; 还原动力学; 热重分析;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Co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黄玉东1,孙举涛1,曹海琳1 (1.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教研室,哈尔滨,150001) 摘要:Co3O4纳米粒子填充耐高温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可用来制备耐高温热流传感器表面的吸收热辐射材料.Co3O4粒子表面采用接枝处理的方法接枝上甲基丙烯酸丁酯来改善纳米粒子与有机树脂的界面性能和防止粒子间的相互团聚.采用红外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接枝状态和接枝率.Co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吸热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热流传感器的校正试验,热失重分析(TGA)和热失重的微分曲线(DTG)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Co3O4粒子的表面处理提高了其在有机硅树脂中的分散性能,同时提高热流传感器的热流灵敏度.未改性纳米Co3O4粒子的加入降低硅树脂的耐热性;经表面改性的Co3O4粒子的加入,提高硅树脂的......
阴离子在Co3O4煅烧过程中的行为 陈松1,苏兰伍2,李桃英2 (1.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2.金川集团公司精炼厂,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研究了Co3O4煅烧过程中阴离子的作用行为.通过对钴沉淀物的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化学分析研究表明:钴沉淀物中所含阴离子在煅烧过程中呈现出分解,自氧化效应和空间效应,在尖晶石型Co3O4形成过程中起到提供氧源和空间阻隔的作用,对Co3O4的生成温度,粒度,孔隙率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阴离子; 热分析; 四氧化三钴;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的嵌锂性能及其改性 金维华1,蔡振平1,刘人敏1,张向军1 (1.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矿物资源与冶金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8) 摘要:采用机械球磨制备了一定粒度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o3O4.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3O4首次嵌锂容量为990 mAh·g-1, 脱锂容量为395 mAh·g-1. 通过添加石墨类材料对Co3O4进行了改性研究. 充放电测试表明: 通过长时间机械混合球磨处理后的一定粒度的改性材料首次脱锂容量可提高到632 mAh·g-1, 充放电循环15周后, 容量保持在408 mAh·g-1, 电化学性能优于单纯的Co3O4. 由此可见通过添加石墨类材料并进行机械球磨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材料Co3O4的可逆容量, 而且改善了其循环寿命.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Co3O4;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
聚合物分散剂掺杂制备纳米Co3O4研究 张明月1,崔英德1,廖列文1 (1.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90) 摘要:以硝酸钴为原料, 尿素为沉淀剂, 聚乙二醇分散剂掺杂,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 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1000)的加入在反应和煅烧中可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 制备的条件为: 硝酸钴的浓度为0.5 mol*L-1, 尿素与硝酸钴的摩尔比为4∶1, 聚乙二醇(1000)的用量为50 g*L-1, 反应时间3~4 h, 反应温度100 ℃, 煅烧温度 350 ℃. 制备得到直径为14 nm, 长度为0.28 μm的球链状纳米Co3O4. 关键词:四氧化三钴; 均匀沉淀法; 聚乙二醇; 掺杂;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液相沉淀法制备超细Co3O4粉体的研究 刘宇慧1,张景怀1,汪礼敏1 (1.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2.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 摘要:以Co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形貌为八面体晶体的Co3O4粉体.主要研究了沉淀温度,pH值等参数对沉淀率,颗粒尺寸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差热(TG-DSC)热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及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对温度及pH值的控制可以避免生成胶状沉淀,并可以把沉淀率提高到98%以上;沉淀物经600℃煅烧,最终可以得到形貌为八面体晶体的Co3O4粉体. 关键词:Co3O4; 沉淀法; 碳酸氢铵; 八面体晶体;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超声沉淀-热分解二步法制备棒状Co3O4纳米粒子 沈国柱1,徐政1 (1.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以CoCl2·6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运用超声沉淀法制备前驱体CoC2O4·2H2O,然后在300℃下煅烧前驱体制得棒状Co3O4纳米粒子.结合TG-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最终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结果显示产物为棒状立方相Co3O4,其直径大约为100nm,长度范围为0.4-2.0μm,并讨论了棒状Co3O4粒子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Co3O4; 纳米粒子; 超声; 制备;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