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15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2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00毫秒
羟基铁柱撑蒙脱石吸附玉米赤霉烯酮机理研究方圣琼1,2,翁洪平2,李晓1,潘进2,潘文斌21.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摘 要:系统研究羟基铁柱撑改性蒙脱石(OH/Fe-Mont)吸附玉米赤霉烯酮的机理,并且通过XRD和FT-IR表征手段进行表征,研究表明:(1)OH/Fe-Mont对玉米赤霉烯酮(ZEA)吸附量远高于未改性蒙脱石(K10-Mont),当n(OH)/n(Fe)为1.5时最高达到0.283mg/g,是K10-Mont吸附量(0.054mg/g)的5倍;XRD分析表明羟基铁柱撑蒙脱石层间距扩增是吸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OH/Fe-Mont和K10-Mont对ZEA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FT-IR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是ZEA进入蒙脱石的主导机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康维钧1,王玉平1,杨福江2,谈敦芳1,计融31. 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预防医学教研室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摘 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97×103+5.23×104ρ(r=0.9998);玉米样品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8%,86.7%和8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5.2%和4.4%;加标浓度为50 ng/g的玉米样品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69%;玉米样品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6%;方法检出限为3.0 ng/g.关键词:玉米;玉米赤霉烯酮;高效液相色谱;......
喹烯酮在电沉积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及测定汪洪武,谢玲,刘艳清,姚夙肇庆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摘 要:用电化学沉积法将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沉积于金电极表面,制备得到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采用循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喹烯酮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电极相比,修饰电极的峰电流为裸电极的2700倍,具有显著增强效应.优化了相关电化学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在5. 0×10-8~1. 0×10-6mol/L范围内,喹烯酮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 73!10-8mol/L(S/N=3).关键词:电化学沉积;超高纯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喹烯酮;微分脉冲伏安法;......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血浆中喹烯酮的残留尹怡1,李帆2,刘书贵3,朱新平1,郑光明1,潘德博1,宋怿4,范华均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2. 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3.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摘 要: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HPLC-MS/MS)测定鱼血浆中喹烯酮残留的分析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萃取,采用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与石墨化炭黑(GCB)为吸附剂进行固相分散净化.用Xtrerra C18(3.5μm,4.6 mm i.d.×150 mm)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在5~100μg/L......
多功能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隋凯,李军,郑江摘 要:建立了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多功能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混合溶剂(V(乙腈)∶V(水)=84∶16)提取,通过多功能净化柱(MFC)进行一次性净化,以SymmetryRC18柱为分离柱,甲醇-水(V(甲醇)∶V(水)=68∶32)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质量浓度在0.014.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4μg/g,在0.045.0 mg/k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87.5%98.6%,相对标准偏差为1.5%8.3%.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ZEN);多功能净化柱(MFC);高效液相色谱;......
含戊二烯酮结构新型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张爱清1,王维2,丁丽琴1 (1.湖北省催化与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用4, 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6FDA)与光敏性二胺1,5-二(氨基苯基)-1,4-戊二烯-3-酮(BAPO)合成新型的可溶性光敏聚酰亚胺(PSPI).用FT-IR,1H-NMR,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热性能和光敏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在常见的有机溶剂DMF,NMP和DMSO中,显示了极好的溶解性能;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其玻璃化温度为268 ℃,5%的热失重率的温度为467 ℃;聚合物的感光性通过UV-Vis光谱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光敏聚酰亚胺; 戊二烯酮; 溶解性; 合成......
HPLC-MS/M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喹烯酮,喹乙醇和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刘永涛1,2,刘振红3,丁运敏2,4,艾晓辉1,2,杨红1,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4.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摘 要:建立了水产品中喹烯酮,喹乙醇和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向样品中加入无水硫酸钠,以乙酸乙酯-乙腈的混合溶液为提取剂,用正己烷净化.以乙腈-10 mmol/L甲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以Hypersil GOLD为色谱分离柱,用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1~1000 ng/mL范围内,7种药物呈良好线性关系.在鲫鱼,南美白对......
1-苯偶氮基-1-[1,3-二硫戊环/二噻烷-2-亚甲基]-4-苯基-3-丁烯酮的合成方法研究尹彦冰,尹官武,刘海艳,许钱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摘 要:以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为原料,研究了其与芳基重氮盐的亲电取代反应,同时,在碱性条件下,实现了产物与苯甲醛的缩合反应,以较高产率获得了1-苯偶氮基-1-[1,3-二硫戊环/二噻烷-2-亚甲基]-4-苯基-3-丁烯酮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同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重氮盐;亲电取代;缩合反应;芳偶氮基丁烯酮;......
双烯酮亚胺基钇二氯化物LYCl2(THF)2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L=2,4-二苯胺基-2-戊烯基] 沈琪1,姚英明1,焦锐1,翁林红2 (1.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江苏,苏州,215006;2.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无水YCl3与一倍量的LLi(L=2, 4-二苯胺基-2-戊烯基)在甲苯-四氢呋喃(THF)中反应, 分离得到了双烯酮亚胺稀土二氯化物LYCl2(THF)2, 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配合物属正交晶系, Pna2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9612(5) nm, b=0.9582(3) nm, c=1.4203(4) nm, V=2.669(1) nm3, Z=6, Dc=1.377 mg*m-3, μ= 2.408 mm-1 (Mo Kα), F(000)=1144, R=0.0358, wR=0.0640. 中心金属钇原子与双烯酮亚胺基上的2......
疏水化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李小瑞,沈一丁,李刚辉,赖小娟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摘 要:以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为疏水化组分,环氧改性聚酰胺(EPA)为增强交联组分制备了疏水增强型淀粉复合膜.研究了AKD对环氧改性聚酰胺/淀粉复合膜动态接触角,吸水率,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KD能大幅度提高复合膜的疏水性能,当AKD含量为5.26%时,复合膜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01°,且不随时间而降低;复合膜吸水率可从34.41%下降到18.84%.X射线衍射(XRD)表明AKD可增加复合膜组分间的相容性.AKD具有内增塑作用使复合膜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关键词:疏水化膜;烷基烯酮二聚体;环氧改性聚酰胺;淀粉;结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