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4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304毫秒
纳米Cu阴极斑点短程有向运动分析 丁秉钧1,苏亚凤1,杨志懋1 (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摘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纳米Cu阴极在峰值电流为10 A的小击穿电流下首击穿后的阴极表面烧蚀形貌,发现纳米Cu的阴极斑点从产生到熄灭期间的运动(即短程运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取向的;进一步通过和常规Cu首击穿烧蚀形貌对比,分析了产生有向运动的原因.结果表明:纳米Cu阴极斑点的短程有向运动有利于电弧分散,细化晶粒是减轻烧蚀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纳米Cu; 阴极斑点; 微蚀坑; 爆破性电子发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环境友好的ABS板铜催化的铜金属化(英文)王旭1,2,苗壮3,张诚11. 浙江工业大学2. 丽水学院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摘 要:采用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的ABS表面微蚀和活化技术以代替传统的铬酸微蚀和钯催化活化技术,经H2SO4-MnO2微蚀后,ABS板表面变得粗糙,在其表面出现大量的羟基和羧基.通过吸附和硼氢化钠的还原,铜粒子沉积在ABS板表面,以取代SnCl2/PdCl2胶体催化活化.同时,研究了硫酸铜,硼氢化钠浓度,还原剂温度,还原时间对化学铜ABS板表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最终得到的粘结强度为0.87 k N·m-1.关键词:化学沉积;还原剂;ABS板;粘结强度;......
不锈钢腐蚀评价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李劲,邓博,蒋益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摘 要: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的系统评价技术.本文介绍的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近来实现的一批主要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包括:(1)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微蚀坑控制技术两类方法;(2)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中合金元素在两相间分配效果的评价;(3)奥氏体不锈钢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评价技术在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评价中的拓展;(4)中低温处理中的二次相析出规律与对应点蚀,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定;(5)交流阻抗技术在复杂组织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中的......
文章编号:1004-0609(2014)03-0651-08 时效制度对高锌超高强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冉凡青,陈子勇,高坤元,聂祚仁 (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摘 要:通过晶间腐蚀实验,剥落腐蚀实验和电化学测试,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高锌超高强铝合金在不同时效状态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双级过时效和回归再时效可提高合金的抗...的改善,而对铝合金的腐蚀机理与腐蚀过程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针对高锌(11%,质量分数)超高强铝合金,经过4种热处理工艺(T6,T74,T78,RRA)处理后分别再进行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和电化学测试实验,研究不同热处工艺对高锌超高强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对微观组织与抗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其腐蚀机理与发展的动力学过程. 1 实验 选用的材料为40 mm厚的铝合金挤压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