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7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438毫秒
SO2-4/TiO2-WO3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杨水金1,杜心贤1,白爱民1 (1.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WO3为催化剂,对以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SO2-4/TiO2-WO3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研究了醛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丁醛)/n(1,2-丙二醇)=1/1.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50 min.上述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4.6%. 关键词:丁醛1,2-丙二醇缩醛; SO2-4/TiO2-WO3; 催化; 缩醛化;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SO42-/TiO2-La2O3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 陈芳1,孙聚堂2,杨水金1,杜心贤1,胡珍珠1 (1.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2.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报道了以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2O3为多相催化剂,通过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SO42-/TiO2-La2O3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丁醛)∶n(1,2-丙二醇)=1∶1.5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95.8%. 关键词:丁醛1,2-丙二醇缩醛; SO42-/TiO2-La2O3; 催化; 缩醛......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醛1, 2-丙二醇缩醛的正交试验分析 杨水金1,施少敏1,吕宝兰1 (1.湖北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黄石,435002) 摘要:报道了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剂H3PW12O40/C的制备,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合成丁醛1, 2-丙二醇缩醛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对丁醛1, 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影响最大的是醛醇物质的量比, 其次是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在n(丁醛)∶n(1, 2-丙二醇)=1∶1.5, 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 反应时间为1.5 h条件下, 丁醛1, 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8.3%. 关键词:丁醛1,2-丙二醇缩醛;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 催化; 正交试验法; 缩醛反应;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新型SO42-/TiO2-Mo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催化合成异丁醛丙二醇缩醛新工艺秦玉楠成都慧龙化工总厂专家组 四川 成都 610306摘 要:详实地阐述了新型固体超强酸SO2-4/TiO2-Mo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催化合成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新工艺.合成实践表明,SO2-4/TiO2-MoO3是合成缩醛(酮)的优良环保型催化剂,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关键词:SO2-4/TiO2-MoO3催化剂;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制备;应用;......
双水杨醛1,6-己二胺希夫碱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陈林深1,吕光烈1,赵国良2 (1.浙江大学;2.浙江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合成并表征了双水杨醛缩 1,6-己二胺希夫碱配体(C20H24N2O2,以 L 表示) 与轻稀土 Ln3+的7 种新的固体配合物[LnL2](NO3)3(Ln=La,Ce,Pr,Nd,Sm,Eu,Gd).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热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中心金属离子 Ln3+与希夫碱配体中的亚胺氮和酚羟基中的氧发生配位,配位数为8. 关键词:希夫碱; 水杨醛; 1,6-己二胺; 轻稀土; 配合物;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三维分级多孔炭微球的制备及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杨宁,胡东润,曹博凯,陈永,李德,陈大明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摘 要:以尿素与甲醛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沉淀聚合制备脲醛树脂微球.随后进行预氧化,高温热处理制备炭微球.探究了脲醛比,固化剂浓度对炭微球形貌,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等手段对所得产品的形貌与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脲醛比为1∶0.8,固化剂浓度为0.5 M时,制备得到粒径分布均一,分散性好,球形度高的炭微球.其比表面积为498 m2·g-1.通过活化处理,比表面积提高为827 m2·g-1.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1时,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达到2 017 mAh·g-1和2......
油一酯,脂肪酸和脂肪醛,第2阶段为热裂解第1阶段产生的酯类化合物及脂肪酸发生C-O键,C-C键的断裂和脱羧反应生成脂肪酸,脂肪醛,脂肪酮,烷烃,烯烃和CO2;第3阶段为脂肪酸的挥发和脱羧反应生成烷烃,烯烃和CO2以及共轭双烯与取代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生成芳香烃. 关键词:地沟油;热解;气相产物;热重-红外-质谱联用;热重-气质联用 中图分类号:TQ645.9  ... 020 cm-1的宽吸收峰是C-O和C-O-C伸缩振动吸收峰,C=O和C-O-C吸收峰是酯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气相产物中存在酯类化合物.位于1 736 cm-1的吸收峰归属于醛类或酮类化合物中C=O键的伸缩振动,表明地沟油热裂解产生了脂肪醛或脂肪酮.由图4可见:C=O键的吸收峰强度从220 ℃开始增加,在300 ℃时达到第1个峰值.在2 400~2 250 cm-1处出现微弱的CO2反对称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