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搜索到3条信息,每页显示10条信息,共1页。用时:0小时0分0秒255毫秒
介孔磷酸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丙烷氧化脱氢探究 田春良1 (1.济宁学院化学系,济宁,273155) 摘要:利用表面活性剂F127为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介孔磷酸铈材料.利用XRD,TEM和氮气吸附脱附对合成的介孔磷酸铈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丙烷氧化脱氢生成丙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完好的独居石矿型,比表面较高(152.5m2/g),典型的介孔结构,介孔大小分布在4.6啪左右.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实验中,表现了很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转化率.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水热合成; 介孔; 磷酸铈; 氧化脱氢;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
化学还原法制备片状纳米银粉 于立国1,张彦华1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尺寸约30啪的片状纳米银粉.研究表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位阻效应防止了粉片的团聚,但是过多的CTAB则阻碍粉片的生长,不利于片状的形成,当CTAB加入量与硝酸银质量比为0.8(WCTAB:AgNo_3=0.8)时,可获得片状纳米银粉;反应温度为20℃时,CTAB没有完全溶解,不能有效阻止粉片的团聚,同时反应过程缓慢导致粉片明显长大且分布不均匀,升高温度至40℃时,提高了CTAB的溶解度并促进了反应的进行,但当温度达到60℃时,反应速度过快,形核率增加,最终获得细小的粉片.pH值的升高有利于促进反应的进行,保证Ag~+反应完全,但是过高的pH值破坏片状银粉周围的双电层结构,导致粉片的团聚,当pH值为6(弱酸性)时,可获得稳定分散的片状纳米银粉. 关......
宽度达到0.38 mm.直到荷载加至1 080 kN,构件发出崩裂的响声而突然破坏,剪切裂缝贯穿上下表面,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构件延性较差.Z02破坏见图3(b)和3(c).加载至480 kN时,CD角上部出现裂缝;加载至660 kN时,构件内部发出噼啪响声,裂缝逐渐增多,最大宽度达到0.1 mm;加载至780 kN时裂缝最大宽度达到0.2 mm;加载至1 080 kN时裂缝最大宽度达到...沿螺栓向下发展,宽度0.05 mm.荷载达到480 kN时,听到构件内部发出噼啪的响声,CD角下部两侧螺栓处均出现裂缝并沿螺栓向上发展,裂缝最宽0.09 mm.加载至660 kN时,A面中间由顶部发生开裂并向下发展,同时发出响声,裂缝最宽0.15 mm,且条数增多.加载至780 kN时,裂缝宽度0.21 mm;荷载达到1 080 kN时,B面靠C侧角钢沿螺栓形成上下通缝,宽度达到0.35 mm,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