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溶强化TiAl合金的成分优化设计
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
摘 要:
在Al=44%~49%(原子分数)和Ti/Al原子比为52/48的条件下,以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为基础,利用键距差法计算并比较合金化前后晶胞价电子结构中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在影响原子间结合力方面对合金元素M的固溶强化作用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在M=[0~10]%范围内,V,Nb,Cr,Zr和Hf的添加均可以强化TiAl合金;当合金元素属于同副族、且杂化状态相同时,元素对最大共价电子数目不敏感;当合金元素属于同副族、而不同杂化状态时,元素的成键电子数目较大,则强化作用较强。可见,融入TiAl晶胞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合金元素,其强化作用取决于合金元素能够提供的成键电子数目的多少;成键电子数目越多,则成键后键上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越大,使得该结构基元的强度越大;大量的该种结构基元可对基体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结果吻合,采用该方法可以为固溶强化TiAl合金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G146.23
作者简介:静永娟(1982-),女,内蒙古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关系分析,jingyongjuan8213@sina.com.cn;
收稿日期:2010-04-10
基金:中国科技部TiAl高新技术(G07050350)资助项目;
Research on Solution Strengthening TiAl Alloys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pirical electron theory in solid and molecules,the coherence electronic number in the lattice of TiAl alloy with(44% ~49%) of Al was calculated using bond length difference method.The solution strength effect of alloying was evaluated by the maximum coherence electronic numb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V,Nb,Cr,Zr and Hf in the range of 0~10% was helpful to solution strengthening.For the alloying elements belonging to subgroup,if they were with the same hybridization state,their solution strengthening effect was insensitive to the number of bonding electrons.While they were with different hybridization state,their solution strengthening effect was stronger with the larger number of bonding electrons.Lots of this kind of lattice did strengthen the matrix.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in concordance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word:
TiAl;coherence electronic structure;alloying;
Received: 2010-04-10
20世纪70年代末, 基于Pauling的价键理论
γ-TiAl基合金是一种密度低、 且高温下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较好的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其较高的比强度是该合金作为航空、 航天发动机转动件材料的显著优势。 由于工程应用的需要, 进一步合理提高这种高温结构材料的比强度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1 计算方法
1.1 晶体的价电子结构计算方法(BLD)
根据EET理论
D
k1n
式中: S为键的名称(或键序); D
在确定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的情况下, 采用BLD方法
2.2 γ-TiAl和[Ti(52/48)yAly]Mx的价电子结构计算方法
双相TiAl合金的Al含量一般在44%~49%(原子分数, 下同)之间, 其由基体相γ-TiAl和α2-Ti3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γ-TiAl为正方点阵类型、 空间群为P4/mmm, Ti原子与Al原子沿
本文令γ-TiAl合金的表达式为Ti52m/48Alm, 其中m=[44~49]。 对γ-TiAl合金的合金化一般保持Ti和Al的原子比是52/48, 研究表明这些合金元素大多占据基体相的点阵位置
图1 晶体结构示意图
Fig.1 Lattice schematic
(a)Lattice schematic ofγphase;(b)Lattice schematic ofα2phase;(c)Lattice schematic of alloying strengthening
依据EET理论中的平均原子模型, 即, 在晶体结构确定和合金元素置换存在的条件下, 晶体结构中晶胞点阵位置上的原子是混合原子, 其按组元的原子百分数组成, 如图1(c)。 本文将EET理论中的平均原子模型和BLD方法相结合, 分别计算Ti52m/48Alm和[Ti(52/48)yAly]Mx的价电子结构; 通过比较二者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 说明不同合金元素以及合金元素含量的固溶强化作用。
2 结果与讨论
在室温和Al含量为[44~49]的条件下, γ-TiAl合金晶胞对应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在[0.1301~0.1318]范围。 在M含量为[0~10]的条件下, 计算γ-TiAl合金[Ti(52/48)yAly]Mx晶胞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Na, 将x=10时相应计算结果列在表1, 键类型(A, B, C, D, E)相应于图1(a); 将x=[0~10]时的相应计算结果绘于图2。 计算结果表明:
(1) 当Ca, Mg, Li和K的添加量低于1%时, [Ti(52/48)yAly]Mx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高于[Ti52m/48Alm]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0.1318。 通过拟合计算得出直线, 其表征了最大共价电子数目Y和含量x的关系式; 进而求出使得Y值满足0.1318时的x值, 可见Ca, Mg, Li(K)分别在[0~1],[0~1.008]和[0~1.0038]的条件下可以强化TiAl, 如图2中所示。
(2) 在M=[0~10]的范围内, 添加V, Nb, Cr, Zr和Hf使 [Ti(52/48)yAly]Mx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均明显高于0.1318。 这表明V, Nb, Cr, Zr和Hf的添加可以强化TiAl合金。 图2所示微量的Hf也可以起到强化作用。 报道的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Nb, V和Hf元素都可以提高TiAl合金的强度。 如单相TiAl合金的屈服强度在350~600 MPa的范围内, 室温下Ti-45Al-(8~9)Nb-(W,B,Y)和Ti-42Al-10V合金的屈服强度分别为800 MPa
以下针对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时, 评价其对基体的固溶强化作用。
在x=10的条件下, 与[Ti52m/48Alm]晶胞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Na相比较, 合金化后晶胞价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合金化后Na值低于0.1301, 如M=Li, Mg, Ca的情形; 此时合金元素的引入导致原子之间结合键的强度减弱, 因而未起到强化基体的作用。 第二类, 合金化后晶胞健距差的计算结果大于0.05 nm, 因而不满足EET理论条件。 第三类, 合金化后Na值大于0.1301, 如M=Zr, Hf, V, Nb, Cr的情形; 此时合金元素均属于副族。
V和Nb同属于第三副族, V和Nb的杂化状态不同即成键电子数目不同, 这导致了其强化作用的差异; 当合金元素属于同族、 而不同杂化状态时, 元素的成键电子数目较大, 则其强化作用较强。 如V和Nb均起到强化作用, 但Ti-42Al-10V合金的屈服强度却高于Ti-45Al-(8~9)Nb-(W,B,Y) 合金的屈服强度
合金元素的引入不仅仅在原子间结合力的大小即共价键的强弱方面影响合金的强度, 还导致晶格畸变, 阻碍位错运动, 起到强化作用。 本文的计算结果仅从对原子间结合力影响的角度说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之间的差异。
图2 不同合金元素对TiAl价电子结构中最大共价电子数的影响
Fig.2 Influence of alloying element on maximum coherence electronic number in TiAl lattice
表1 健距差和最大共价电子数目的计算结果
Table 1 Calculated results of bond length difference and maximum coherence electronic number
Chemical composition/ (%, atom fraction) |
Bond length difference/nm |
Bonding electrons number of M |
Maximum coherence electronic number |
|||||||
ΔA |
ΔB | ΔC | ΔD | ΔE | Na | |||||
Ti52m/48Alm m=44~49 |
0.0148 | 0.0148 | 0.0129 | 0.0148 | 0.0148 | 0.1301~0.1318 | ||||
Group A |
-I | Li | 0.0168 | 0.0168 | 0.0148 | 0.0168 | 0.0168 | 0.5350 | 0.1216 | |
K | 0.0515 | 0.0515 | 0.0495 | 0.0515 | 0.0515 | 0.5350 | 0.1349 | |||
-II | Mg | 0.0182 | 0.0182 | 0.0162 | 0.0182 | 0.0182 | 1.3022 | 0.1251 | ||
Ca | 0.0207 | 0.0207 | 0.0187 | 0.0207 | 0.0207 | 1.6530 | 0.1267 | |||
[Ti(52/48)yAly]Mx x=10 |
Group B | Same | Hf | 0.0162 | 0.0162 | 0.0143 | 0.0162 | 0.0162 | 3.5903 | 0.1355 |
hybridigation | Cr | 0.0116 | 0.0116 | 0.0096 | 0.0116 | 0.0116 | 3.9851 | 0.1373 | ||
state | Zr | 0.0162 | 0.0162 | 0.0142 | 0.0162 | 0.0162 | 3.5903 | 0.1355 | ||
Different | Nb | 0.0143 | 0.0143 | 0.0124 | 0.0143 | 0.0143 | 4.2182 | 0.1384 | ||
hybridigation state | V | 0.0100 | 0.0100 | 0.0080 | 0.0100 | 0.0100 | 4.6622 | 0.1404 |
3 结 论
以EET理论为基础, 利用BLD方法在Ti/Al原子比为52/48的条件下, 计算合金化前后、 及不同合金元素基体相的价电子结构。 通过比较价电子结构中最大共价电子数目, 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分析了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及其差别, 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所得结论如下:
1. 微量主族元素可以强化单相TiAl; 在M=[0~10]的范围内, V, Nb, Cr, Zr和Hf的添加均可以强化单相TiAl。
2. 当合金元素属于同副族时、 且相同杂化状态时, 元素对最大共价电子数目不敏感; 例如在选择相同杂化状态时, Cr和Mo, Zr和Hf对TiAl的强化作用相同; 当合金元素属于同副族、 而不同杂化状态时, 元素的成键电子数目较大, 则其强化作用较强。
3. 融入TiAl晶胞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合金元素, 其强化作用取决于合金元素能够提供的成键电子数目的多少, 成键电子数目越多, 则成键后键上的最大共价电子数目越大, 因而该结构基元的强度越大。 大量的该种结构基元可对基体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
参考文献
[8] Kim Young-Won.Intermetallic alloys based on gamma titaniumaluminide[J].JOM,19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