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5E06和5E83铝合金板的疲劳断裂行为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舰船研究院
摘 要:
测试并对比了掺杂微量稀土Er中高Mg铝合金5E83和5E06冷轧板的疲劳性能, 运用XRD、扫描电镜 (SEM) 以及能谱 (EDS) 等对合金组织与疲劳断口进行表征, 探讨了Er与Mg元素对Al-Mg合金疲劳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Mg固溶量的增加可提高合金疲劳强度并减缓裂纹扩展速率。合金中Er含量超过其固溶度后, 其含量的增加也可减缓裂纹的扩展, 这归结为粗大析出物Al3Er能够使裂纹偏折并发生闭合从而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G339
作者简介:聂祚仁 (E-mail:zrnie@bjut.edu.cn) ;
收稿日期:2011-03-25
基金:国家“863”计划 (2007AA03Z514) 资助项目;
Fatigue Fracture Behavior of Cold Rolled 5E06 and 5E83 Aluminum Alloy Plate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Er and Mg on fatigue fracture behavior of Al-Mg alloy were discussed by comparing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cold rolled 5E06 and 5E83 alloys.The structure and fatigue fracture morphology of the alloy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um (E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oy with higher solid solution content of Mg had higher fatigue limit and lower crack propagation rate.Also the results revealed a reduction of crack growth with the increase of Er addition when the content of Er exceeded the solid solubility it self in the alloy.This was ascribed to retard of crack propagation caused by massive precipitation of Al3Er acting as the barriers and a crack closure effect due to crack deflection.
Keyword:
Al-Mg alloy;Er;Mg;fatigue fraction;
Received: 2011-03-25
5XXX系铝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蚀性、 压力加工性与焊接性能, 在航海、 航空、 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微合金化方法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铝合金综合力学性能而倍受关注。 其中效果较为显著的微合金化元素包括过渡族元素 (Mn, Cr, Zr等) 和稀土元素 (La, Ce, Y, Sc等) , 而Sc是目前研究的最为成熟也是最为有效的微合金化元素
疲劳断裂一直是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破坏的最主要的形式。 据统计, 在航空航天、 造船、 交通运输、 工程机械等领域中, 因交变载荷引起的疲劳断裂事故占机械结构失效总数的80%~90%
1 实 验
采用铸锭冶金法制备的两种合金实际成分见表1。 对铸锭进行切头、 铣面, 然后在Φ450 mm×500 mm双辊轧机上470 ℃热轧至20 mm, 350 ℃退火2 h使其完全再结晶, 再在Φ310 mm×480 mm双辊轧机上进行室温轧制到4 mm, 得到实验用冷轧板。 冷轧总变形量为80%。
表1 实验合金成分 (%, 质量分数)
Table 1 Compositions of tested alloys (%, mass fraction)
| Tested alloys | Mg | Mn | Er | Zr | Al |
| 5E83 | 4.55 | 0.67 | 0.39 | 0.10 | Bal. |
| 5E06 | 5.80 | 0.67 | 0.21 | 0.10 | Bal. |
拉伸试验在810 MTS (Material Test System) 材料试验机上进行, 夹头移动速率为2 mm·min-1, 试样垂直于轧向截取。 高周疲劳试验在Amsler 100 HFP 5100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 试样采用光滑试样, 垂直于轧向截取, 参照标准M2504-S075矩形光滑试样标准加工, 按国标GB/T3075-2008进行高周疲劳试验。 应力比取0.1, 试验频率为 105~115 Hz, 室温, 大气环境。 按国标GB/T3075-2008进行高周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在MTS 810.50疲劳试验机上进行, 所用试样为标准M (T) 试样。 试验前对试样两边的裂纹扩展区进行抛光, 试验按照国标GB/T6398-2000进行。 应力比取0.1, 实验频率为15 Hz, 室温, 大气环境。
采用D8常规X射线衍射仪 (德国RUKER公司) , 分析实验合金的相组成, Cu靶, 2θ=15°~85°, 速度1 (°) ·min-1, 步长0.02°, 室温。 采用QUANTA200型扫描电镜对实验合金疲劳试样断口进行观察, 并采用电子背散射电子像观察合金的第二相的形貌及分布。
2 结果与讨论
2.1 常规拉伸性能
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它的拉伸性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对于一般的金属材料, 他们的疲劳极限σe约为静力加载时抗拉强度σb的35%~50%
2.2 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
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冷轧5E06和5E83合金的物相组成,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 Er含量为0.21%的5E06合金只有Al和Al6Mn峰, 并未出现Al3Er峰。 而Er含量为0.39%的5E83合金出现了明显的Al3Er峰。 其中杂质相可能为AlFeSi相, 因为Fe, Si是铝及其合金中的常见杂质元素。
表2 实验合金拉伸性能
Table 2 Tensile properties of tested alloys
| Tested alloys | σb/MPa | σ0.2/MPa | δ/% |
| 5E83 | 482.1 | 390.7 | 10.0 |
| 5E06 | 527.6 | 417.4 | 10.5 |
图1 实验合金X射线衍射图谱
Fig.1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experimental alloys
(a) 5E83; (b) 5E06
图2为5E83合金SEM形貌及第二相能谱分析结果。 由图可见, 析出的化合物被轧碎并沿轧向分布。 图中呈现两种明暗不同的化合物, 较亮的化合物直径在1 μm以下。 通过能谱分析表明, 颜色明亮的化合物由Al, Mg, Er 3种元素构成, 颜色较暗的化合物由Al, Mg, Mn, Er 4种元素构成。 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得出, 沿轧制方向分布的亮色化合物为Al3Er, 暗色为Al6Mn。
根据研究结果
图3为两种实验合金的扫描背散射电子像。 从图中可以看到, 5E83与5E06都析出了粗大Al3Er相, 而图1 (b) 中并未显示5E06有Al3Er峰, 这表明Er含量小于0.2%时, 合金中所含的Al3Er相较少难以被检测出来。 图3 (a) 显示, Er含量为0.2%时, 第二相沿轧向成断续点状分布。 而图3 (b) 中看到, Er含量为0.4%时, 沿轧向分布的第二相明显增多并呈连续线状分布。 由于本实验两种合金中Mn元素含量相当, 所以析出的第二相粒子Al6Mn含量相差不大, 所以图3中第二相含量的差异应该是由一次析出的Al3Er粒子引起的。
图2 5E83合金扫描电镜形貌以及能谱分析
Fig.2 SEM micrograph and EDS analysis of 5E83 alloy
(a) SEM micrograph of 5E83 alloy; (b) Enlarge of partial area; (c) EDS analysis of No.1 point; (d) EDS analysis of No.2 point
图3 实验合金扫描电镜形貌
Fig.3 SEM micrograph and EDS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alloys
(a) 5E06; (b) 5E83
2.3 S-N曲线与断口形貌
5E06和5E83合金冷轧板在应力比R=0.1, 频率f=110 Hz条件下测试得到的S-N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 两合金的S-N曲线变化趋势相同, 都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疲劳寿命增加, 并在一定值趋于缓和并达到疲劳极限。 5E06和5E83合金在高应力下的S-N曲线基本重合, 但到中等应力水平 (300 MPa) 时, 5E06的曲线开始趋于平缓, 并在275 MPa达到疲劳极限。 而5E83则继续下降至270 MPa才逐渐下降趋于缓和并在应力水平253 MPa达到疲劳极限。 本实验两种合金的疲劳极限σe都约为抗拉强度σb的52%左右。
图4 5E06和5E83合金的S-N曲线
Fig.4 S-N curve of 5E06 and 5E83 alloys
图5为应力水平σ=390MPa时, 5E06合金疲劳试样的断口形貌。 图5 (a) 为合金疲劳裂纹萌生源区, 可以观察到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且只有一个疲劳源。 源区裂纹一般有3种萌生形式
5E06合金较5E83合金固溶更多的Mg, 而Mg的固溶强化作用大大提高了5E06的形变抗力 (这与拉伸实验结果相吻合) , 从而使5E06较5E83具有更高的抗裂纹萌生能力。 这与图4高周疲劳低应力水平的结果相吻合。 但在高应力下 (应力大于300 MPa) 时, 5E83和5E06的S-N曲线基本重合。 这可能是因为高应力会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 致使裂纹萌生速度非常快, 合金疲劳寿命很短, 从而使两合金疲劳性能差异不明显。
图5 5E06合金疲劳试样断口形貌 (390 MPa)
Fig.5 SEM fractograph of 5E06
(a) Fatigue initiation site; (b) Enlarge of initiation site; (c) Crack propagation regime; (d) Final failure area
5E06和5E83合金冷轧板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如图6所示。 从图6中可以看出, 两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但5E06合金明显较5E83合金裂纹扩展门槛值低, 并且其合金裂纹扩展速率也较5E83合金快。 两种合金的裂纹扩展曲线没有明显的裂纹扩展3阶段: 近门槛值区、 Paris区和失稳扩展区
图6 5E06和5E83合金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Fig.6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curves of 5E06 and 5E83 alloys
两种合金高周疲劳断后的宏观照片如图7所示。 对比图7 (a) 和 (b) , 可以看出图7 (a) 中5E83合金的断口高低不平, 说明主裂纹扩展过程中发生过很大的偏折。 图7 (b) 显示的5E06合金断口则较为平直, 裂纹沿垂直于作用力方向扩展, 然后与轴向成45°断裂。
图8 (a) , (b) 与 (c) , (d) 分别为5E06和5E83疲劳断口裂纹扩展区形貌及其局部放大。 从图8中可以看到, 在裂纹扩展区出现了大量的疲劳辉纹, 辉纹基本上垂直于裂纹扩展方向, 它的出现是疲劳裂纹稳定扩展的重要特征。 辉纹间距可表示为应力循环一周裂纹扩展的距离, 其间距一般随应力的增大和裂纹的扩展而不断增大。 图8 (b) 与 (d) 可以看到5E83辉纹较5E06的宽。 根据Laird的第二阶段裂纹扩展过程的“范性钝化模型”
图9 (a) 可看到裂纹扩展处有一些析出物, 结合前面的分析结果可知, 这些析出物应为Al3Er及Al6Mn。 这些粗大的析出物对大的裂纹并不起阻碍及偏折作用, 但其可以改变微塑性区萌生的微裂纹尖端的扩展路径, 从而使裂纹发生偏折。 图9 (a) 就是第二相改变微裂纹尖端扩展路径而使裂纹偏折的结果。 裂纹路径的周期性偏折可通过下面3种效应对裂纹整体扩展速率发挥作用


图9 疲劳试样 (5E83) 裂纹扩展路径
Fig.9 Crack propagation path of fatigue specimen (a) Crack deflection; (b) Crack close
根据图8中5E83辉纹较5E06的宽, 表明Mg含量的增加可减缓裂纹的扩展。 这与图6中的结果相悖。 但根据合金材料的背散射电子形貌图3结合图9, 可以推断大量第二相引起裂纹的偏折能更加有效的减缓裂纹的扩展速率。
3 结 论
1. 5E83和5E06合金的疲劳强度分别为253和275 MPa。 5E06合金固溶较多的Mg, 即5E06较5E83具有较高的形变抗力, 变形抗力的提高可改善合金的疲劳强度。
2. 两种冷轧合金都遵循侵入-挤出机制在试样表面萌生裂纹。 裂纹萌生后随即进入扩展阶段, 裂纹扩展过程中产生疲劳辉纹。 随着裂纹的扩展, 辉纹间距增加, 最后发生瞬时断裂。 在低应力水平下, 两种合金的瞬断区表现为韧性断裂, 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 逐渐转化为韧脆混合断裂形式。
3. 5E06较5E83合金具有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裂纹扩展阻力。 合金中Mg含量的增加可以阻碍裂纹扩展, 但合金中大量第二相引起的裂纹偏折能更加有效的减缓裂纹的扩展速率。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