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二氧化锰用阳极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
摘 要:
详尽地讨论了电解二氧化锰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电解用阳极材料的发展和应用。阳极材料的自身特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实用寿命和相应电解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 而且不同阳极材料对EMD的电化学性能和纯度有直接的影响。针对钛阳极易钝化的特点 , 介绍了有关以钛为基体的多种阳极材料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TM911
收稿日期:2001-11-04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ode Materials Used in EMD Production
Abstract: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ode materials used in EMD production were briefly highlighted. The nature of anode material determines its service life and the electrolytic parameters and also influnces the pur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EMD. Some anode materials with titanium substrate were also briefly pres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passivation property of titanium anode.
Keyword:
Anode; EMD; Ti base alloy anode; Passivation;
Received: 2001-11-04
电解二氧化锰 (以下简称 EMD) 是制造高性能锌锰、碱锰干电池的正极材料。随着电池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环保的需求, 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立法限制含汞电池的生产和销售, 目前美、日、英等工业发达国家市场准入的碱锰电池已要求无汞化
1 纯钛阳极
现代 EMD 生产已采用钛阳极。这是因为钛在许多腐蚀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尽管钛拥有以上诸多优点, 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最突出的一点是易钝化。尤其在高电流密度、高酸和低温的条件下, 表面钝化膜 TiOx 中 x的值由于氧气通过吸附-扩散过程向钛极板内部的传输而不断的增大, 同时钝化膜厚度增加, 造成导电性严重下降
1.1 优化电解条件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人们总结出减轻钝化的电解条件为采用较高的电解温度 (高于90℃) ;采用适当的电解液酸度;电解液中保持一定浓度的二价锰离子;保持较低的电流密度。
1.2 降低有效电流密度
为了降低过电位, 抑制钝化过程的发生和加剧, 必须采用较低的操作电流密度。但简单的执行电流密度, 势必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效率相矛盾, 可行的方案是增大电极的实际反应面积, 为此目的实施的措施有:
(1) 阳极表面喷沙, 致使表面凹凸不平, 从而增大了实际表面; (2) 采用钛碎片压制的阳极以获取粗糙表面; (3) 钛管; (4) 熔结钛板 (表面粗糙) ; (5) 多孔金属网 (由于扩展增大表面) ; (6) 挖槽板; (7) 波纹片
1.3 采用新的电解工艺
目前采用的新型电解工艺有悬浮电解法和悬浊液法。悬浮电解法的基本特征是在电解液中加入悬浮颗粒, 用作悬浮的粒子有发烟硫酸处理过的乙炔黑、化学二氧化锰、电解二氧化锰等多种物质
2 钛合金阳极
钛合金阳极一方面继承了钛阳极耐腐蚀、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纯钛阳极易钝化的优点, 因此国内外许多 EMD 生产厂家选用了钛合金阳极。钛合金阳极有二元合金和多元合金两类。现报道的二元合金有 Ti-Mn0.01%~20% (质量分数)
以上所述的几种钛合金阳极与纯钛阳极相比, 其抗钝化能力有所增加, 所允许通过的实际电流密度提高, 但众所周知, 作为多元合金材料, 其工艺制备过程复杂, 条件不易控制, 在合金生产中一旦产生偏析, 将直接影响阳极的各项指标, 最终导致电解产品的质量下降。
3 钛涂层阳极
3.1 贵金属及贵金属氧化物涂层
由于作为阳极的钛表面易于产生一层导电性能很差的氧化膜, 使阳极转入钝化状态, 所以人们一直致力于活化钛阳极的研究。涂层法是一种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所谓涂层法是在钛基表面涂一层活性材料, 这种活性材料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20世纪初曾有人建议使用钽基或钨基的铂涂层阳极。然而这种阳极由于一些工艺和经济的因素在工业上未被使用。1957年, Beer 和 Cotton 两人同时提出使用钛基的铂涂层阳极, 后来 Beer 又发现使用铂族氧化物涂层效果更好, 至此以后, 使用于各种电化学过程中的钛基铂族金属氧化物涂层阳极纷纷被研制出来。其中用于 EMD 生产的有 Ti/RuO2、Ti/Pt 等 DSA (尺寸稳定阳极) 型阳极
3.2 二氧化锰涂层
Golumbloschi
与此同时, Armcanqui等研究了 Ti/MnO2 涂层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他们通过活化和未活化 (指活化钛基体) 两种 Ti/MnO2 阳极的对比实验显示, 基体未活化的涂层容易钝化。作者指出, 此种阳极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活化处理才能保证其较好的抗钝化性能, 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活化, 不仅使得操作变得复杂, 而且钛金属容易吸氢, 导致氢脆, 从而降低了阳极的使用寿命。
3.3 钛锰合金涂层
以钛为基的 Ti-Mn 合金涂层阳极克服了纯 Ti-Mn 合金阳极易脆断的致命缺点, 综合了纯钛阳极强度高及纯 Ti-Mn 合金允许高电流密度的优点
工业用钛基钛锰涂层阳极是采用表面合金技术制成的。Preisler等
表1 Ti-Mn 电极 SEM 分析
Table 1 SEM analysis of Ti-Mn composite anodes
表面锰含量 w/% |
12~14 |
钛锰合金层厚度/μm |
100~140 |
扩散层厚度/μm |
150~200 |
4 钛系列阳极在 EMD 生产中各项指标对比
4.1 阳极的抗钝化性能
对比实验表明, 纯钛在 30 g/L H2SO4+88 g/L MnSO4 溶液中、 80 A/m2 电流密度下即产生钝化, 而钛锰合金涂层阳极在 200 A/m2 下也不会钝化[28]。图1阳极极化曲线显示, 两种电极极化曲线相似, 与纯钛相比, 复合阳极的钝化区域变小, 临界钝化电流密度都相应地增加。由于 EMD 生产时阳极电位 (3V 以下) 恰好位于钝化电位区, 因此维钝电流密度的增加对于提高电解时的电流密度, 减小阳极钝化程度就显得更加重要。
图1 钛和钛基复合阳极的电流密度-槽电压变化曲线
Fig.1 Current density-pot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i and Ti composite anodes
4.2 电流效率
电流效率是 EMD 生产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它与阳极材料的种类有密切关系。石墨阳极的电流效率为 90%, 纯钛阳极的电流效率可达 92%, 而钛锰涂层阳极电流效率高达 96%~98%。由于电流效率的提高和槽压的降低, 电解生产实现了高产低耗。
4.3 EMD 质量
表2[29]列出的是钛、钛合金、钛锰涂层阳极生产的 EMD 的化学组成, 由此看出, 钛锰涂层阳极生产的产品中二氧化锰的含量提高到 92.75% (质量分数) , 铁含量降为 0.017% (质量分数) , 热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 钛锰涂层阳极生产的 EMD 有很多结晶水, 而 EMD 的放电性能和表面的吸附水及结晶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结晶水越多, 活性越大, 放电性能也越强。表3列出了三种电极的二氧化锰试样在不同 pH 值溶液中的电极电位。钛锰涂层阳极的二氧化锰的电极电位最高。资料表明[30]电极电位高的二氧化锰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表2 EMD 化学组成
Table 2 EMD chemical composition
编号 |
MnO2 /% |
pH | H2O /% |
SO42- /% |
Fe /% |
Co /% |
Ni /% |
Cu /% |
Pb /% |
纯钛 |
92.01 | 6.2 | 2.52 | 0.98 | 0.019 | 0.065 | 0.024 | 0.019 | 0.042 |
钛合金 |
92.41 | 6.1 | 2.47 | 1.01 | 0.018 | 0.068 | 0.021 | 0.012 | 0.036 |
钛锰涂层 |
92.75 | 6.5 | 2.54 | 0.97 | 0.017 | 0.067 | 0.019 | 0.008 | 0.039 |
表3 不同 pH 下 MnO2的电极电位数值
Table 3 Electrode potential of MnO2at different pH values
编号 |
电极电位/V |
||||
pH=4 |
pH=5 | pH=6 | pH=7 | pH=8 | |
纯钛 |
0.6997 | 0.6317 | 0.5701 | 0.5112 | 0.4468 |
钛合金 |
0.7021 | 0.6358 | 0.5730 | 0.5127 | 0.4486 |
钛基涂层 |
0.7074 | 0.6392 | 0.5734 | 0.5126 | 0.4489 |
5 结论
综上所述电解二氧化锰用钛系列阳极材料由于其组成、加工工艺的不同, 各有其优缺点。纯钛阳极成本低, 耐腐蚀, 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 但易钝化的特性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合金阳极耐腐蚀, 强度高, 产品 (EMD) 质量高, 但制作工艺复杂, 不便应用于工业生产;钛基涂层阳极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尤其是钛基钛锰复合阳极, 抗钝化能力强, 槽压低, 表面积大, 电催化性能好, 电解产品质量高, 在当今 EMD 生产中倍受青睐。
参考文献
[4] 李献凯.中国锰业, 1994, 12 (5) :17
[5] Bewer G, Debrodt H, Herbst H. Journal of Metals, 1982, (1) :37
[6] Prabhakar Rethinaraj J, Visvanathan 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1, (21) :337
[8] IMI, Two-layer corrugated electrode, US 4 319 977, 1982
[9] IMI, Anode, US 4 380 493, 1983
[10] Kerr-MCGee Chemical Corp, Electrode, US4 606 804, 1986
[11] 曹世文.中国锰业, 1995, 13 (2) :32
[12] Yashiki, Ti-anode for EMD, JP06 299 388, 1994
[14] Olenl. Anode material or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 cell, US 4 744 878, 1988
[15] Heiner, Debrodt. Anode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US 4 663 010A, 1987
[16] 方平伟.电解 MnO2 用钛合金阳极, CN 1067 455 A, 1991
[17] 曹风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6, 25 (6) :40
[18] 武正簧.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7, 28 (4) :87
[19] Golumbloschi F. Chem. Bull. Tech. Univ. Timisoara, 1992, 37 (51) :70
[20] Kalinovskii E A. Zh.Prikl.Khim (Leningrad) , 1988, 61 (6) :1252
[21] 李秋珍译.中国锰业, 1994, 12 (4) :45
[22] 李献凯.电池, 1996, 26 (3) :128
[23] 刘 峰, 董俊卿.电池, 1994, 24 (6) :271
[24] Presisler E. Activated metal anode, Euro. Pat 1, 484, 39 (1985)
[25] Atladez R I. Anode, SU 484 893, 1973
[2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解用复合阳极, CN87216402U
[4] 李献凯.中国锰业, 1994, 12 (5) :17
[5] Bewer G, Debrodt H, Herbst H. Journal of Metals, 1982, (1) :37
[6] Prabhakar Rethinaraj J, Visvanathan 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1, (21) :337
[8] IMI, Two-layer corrugated electrode, US 4 319 977, 1982
[9] IMI, Anode, US 4 380 493, 1983
[10] Kerr-MCGee Chemical Corp, Electrode, US4 606 804, 1986
[11] 曹世文.中国锰业, 1995, 13 (2) :32
[12] Yashiki, Ti-anode for EMD, JP06 299 388, 1994
[14] Olenl. Anode material or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 cell, US 4 744 878, 1988
[15] Heiner, Debrodt. Anode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US 4 663 010A, 1987
[16] 方平伟.电解 MnO2 用钛合金阳极, CN 1067 455 A, 1991
[17] 曹风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6, 25 (6) :40
[18] 武正簧.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7, 28 (4) :87
[19] Golumbloschi F. Chem. Bull. Tech. Univ. Timisoara, 1992, 37 (51) :70
[20] Kalinovskii E A. Zh.Prikl.Khim (Leningrad) , 1988, 61 (6) :1252
[21] 李秋珍译.中国锰业, 1994, 12 (4) :45
[22] 李献凯.电池, 1996, 26 (3) :128
[23] 刘 峰, 董俊卿.电池, 1994, 24 (6) :271
[24] Presisler E. Activated metal anode, Euro. Pat 1, 484, 39 (1985)
[25] Atladez R I. Anode, SU 484 893, 1973
[2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电解用复合阳极, CN87216402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