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还原条件对不同土壤中镧形态分布的影响
来源期刊:中国稀土学报2010年第1期
论文作者:高峰 胡维平 张自立
关键词:淹水土壤; 镧; 形态分布; 稀土; submerging soil; lanthanum; fraction distribution; rare earths;
摘 要:以旱作条件为参照,研究淹水还原条件对镧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还原条件对内源镧B1态: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 B2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B3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外源镧,B1和B3态受淹水条件影响较大,相对于旱作条件,其浓度有增加的现象,淹水条件下B2态在中性土壤中含量稳定,酸性土壤中含量下降,而碱性土壤中含量则上升,产生变化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模拟条件下外源镧3种形态的分布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不论在旱作还是淹水条件下,3种土壤中外源镧各形态浓度顺序相同,B1和B2态为:黄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B3态为: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两种模拟条件下,3种土壤中的外源镧有进入残渣态的趋势,但并不明显,且不同土壤的各形态对残渣态的贡献不同.
高峰1,胡维平1,张自立3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以旱作条件为参照,研究淹水还原条件对镧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还原条件对内源镧B1态: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 B2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B3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外源镧,B1和B3态受淹水条件影响较大,相对于旱作条件,其浓度有增加的现象,淹水条件下B2态在中性土壤中含量稳定,酸性土壤中含量下降,而碱性土壤中含量则上升,产生变化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模拟条件下外源镧3种形态的分布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不论在旱作还是淹水条件下,3种土壤中外源镧各形态浓度顺序相同,B1和B2态为:黄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B3态为:砂姜黑土>黄褐土>黄红壤;两种模拟条件下,3种土壤中的外源镧有进入残渣态的趋势,但并不明显,且不同土壤的各形态对残渣态的贡献不同.
关键词:淹水土壤; 镧; 形态分布; 稀土; submerging soil; lanthanum; fraction distribution; rare earths;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