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1700mm热轧线无取向硅钢硌印缺陷分析

来源期刊:金属世界2014年第4期

论文作者:杨得草

文章页码:25 - 27

摘    要:本钢1700 mm热轧线在为冷轧硅钢分厂提供50BW1300、50BW800及50BW600共3个牌号无取向硅钢原料的过程中,带钢表面出现了长条状硌印缺陷,后续冷轧时硌印缺陷无法完全消除,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经仔细排查,发现硌印是由长条状异物造成的,经过对长条状异物成分分析,发现该长条状异物与基体带钢成分相同,最终确定该缺陷是由于飞剪切尾时水平分速度过高,造成中间坯尾部截面割伤,割伤后的端面在随后的精轧轧制过程中,因与基体结合力较弱,随着轧制的进行形成长条状异物。将飞剪切尾速度滞后率由0调整为-7%后,尾部长条状异物消失,硌印得到消除。

详情信息展示

1700mm热轧线无取向硅钢硌印缺陷分析

杨得草

本钢集团产品研究院硅钢研发所

摘 要:本钢1700 mm热轧线在为冷轧硅钢分厂提供50BW1300、50BW800及50BW600共3个牌号无取向硅钢原料的过程中,带钢表面出现了长条状硌印缺陷,后续冷轧时硌印缺陷无法完全消除,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经仔细排查,发现硌印是由长条状异物造成的,经过对长条状异物成分分析,发现该长条状异物与基体带钢成分相同,最终确定该缺陷是由于飞剪切尾时水平分速度过高,造成中间坯尾部截面割伤,割伤后的端面在随后的精轧轧制过程中,因与基体结合力较弱,随着轧制的进行形成长条状异物。将飞剪切尾速度滞后率由0调整为-7%后,尾部长条状异物消失,硌印得到消除。

关键词: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