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来源期刊:现代矿业2020年第6期

论文作者:唐玉飞 王正兴 余璨 杨涛 刘长城 梁宇航

文章页码:46 - 102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化规律;成矿模式;

摘    要:佐思孔矿床是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交汇部位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矿床同时存在多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矿床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厘定,有关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成立。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体赋存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基底地层的石英脉及上三叠统地层与下伏大红山群地层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裂隙带中;燕山期末—印支期的构造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大红山群作为矿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在构造作用的驱使下得以活化、运移,断裂构造为矿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矿场所。

详情信息展示

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唐玉飞1,王正兴1,余璨2,杨涛1,刘长城1,梁宇航1

1. 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佐思孔矿床是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交汇部位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矿床同时存在多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矿床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厘定,有关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成立。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体赋存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基底地层的石英脉及上三叠统地层与下伏大红山群地层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裂隙带中;燕山期末—印支期的构造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大红山群作为矿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在构造作用的驱使下得以活化、运移,断裂构造为矿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矿场所。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化规律;成矿模式;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