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SiCN核壳陶瓷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材料工程2017年第5期
论文作者:张海媛 刘洪丽 李婧 康伟
文章页码:7 - 12
关键词:聚硅氮烷;乳液法;先驱体转化法;核壳陶瓷微球;
摘 要:采用乳液技术和先驱体转化法相结合,利用改性后SiO2颗粒表面的双键引发聚硅氮烷(PSN)原位聚合,得到SiO2/PSN核壳结构微球,经高温裂解过程成功制备SiO2/SiCN核壳陶瓷微球。研究SiO2与PSN原料的质量比、固化时间和热解温度对核壳微球形成过程和形貌的影响,并采用SEM,EDS,TEM,FT-IR,XRD对微球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与PSN质量比为1∶4时,200℃固化4h得到表面颗粒分布均一、包覆完全的SiO2/PSN核壳微球;经8001200℃热处理后,得到能保持原来形貌的非晶态SiO2/SiCN核壳陶瓷微球;1400℃热解产物发生结晶,生成了SiO2,SiC和Si3N4晶相。
张海媛1,2,刘洪丽1,2,李婧2,康伟2
1. 天津市软土特性与工程环境重点实验室2. 天津城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乳液技术和先驱体转化法相结合,利用改性后SiO2颗粒表面的双键引发聚硅氮烷(PSN)原位聚合,得到SiO2/PSN核壳结构微球,经高温裂解过程成功制备SiO2/SiCN核壳陶瓷微球。研究SiO2与PSN原料的质量比、固化时间和热解温度对核壳微球形成过程和形貌的影响,并采用SEM,EDS,TEM,FT-IR,XRD对微球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与PSN质量比为1∶4时,200℃固化4h得到表面颗粒分布均一、包覆完全的SiO2/PSN核壳微球;经8001200℃热处理后,得到能保持原来形貌的非晶态SiO2/SiCN核壳陶瓷微球;1400℃热解产物发生结晶,生成了SiO2,SiC和Si3N4晶相。
关键词:聚硅氮烷;乳液法;先驱体转化法;核壳陶瓷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