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破碎方式对中煤表面性质及后续浮选的影响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第9期

论文作者:谢卫宁 何亚群 朱向楠 王婕 张夏 周蕊

文章页码:134 - 138

关键词:中煤破碎;表面化学性质;分步释放浮选;湿法球磨;

摘    要:针对中煤在不同破碎方式作用下由于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破碎产物浮选行为的现状,在物相组成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鄂式破碎和湿法球磨方法将中煤破碎至-0.5 mm,试验结果表明,湿法球磨破碎产品的解离效果较鄂式破碎产品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伴生黄铁矿解离致使在鄂式破碎产物表面检测到FeS2、FeS;湿法球磨的氧化氛围导致煤粒表面的FeS2、FeS变为FeOO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湿法球磨可增加煤粒表面疏水甲基基团含量,而亲水羟基基团的含量则降低;不同破碎产品解离程度及表面性质的差异导致其浮选效果不同,当浮选精煤产率为10%时,湿法球磨精煤灰分较鄂式破碎产物灰分降低2.14%。分级浮选结果表明:除粒级0.250.125 mm外,湿法球磨产物中0.50.25、0.1250.074以及-0.074 mm的浮选效果均高于相应粒级的鄂式破碎产物。

详情信息展示

破碎方式对中煤表面性质及后续浮选的影响

谢卫宁1,何亚群1,2,朱向楠1,王婕1,张夏1,周蕊2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摘 要:针对中煤在不同破碎方式作用下由于表面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破碎产物浮选行为的现状,在物相组成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鄂式破碎和湿法球磨方法将中煤破碎至-0.5 mm,试验结果表明,湿法球磨破碎产品的解离效果较鄂式破碎产品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伴生黄铁矿解离致使在鄂式破碎产物表面检测到FeS2、FeS;湿法球磨的氧化氛围导致煤粒表面的FeS2、FeS变为FeOOH。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湿法球磨可增加煤粒表面疏水甲基基团含量,而亲水羟基基团的含量则降低;不同破碎产品解离程度及表面性质的差异导致其浮选效果不同,当浮选精煤产率为10%时,湿法球磨精煤灰分较鄂式破碎产物灰分降低2.14%。分级浮选结果表明:除粒级0.250.125 mm外,湿法球磨产物中0.50.25、0.1250.074以及-0.074 mm的浮选效果均高于相应粒级的鄂式破碎产物。

关键词:中煤破碎;表面化学性质;分步释放浮选;湿法球磨;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