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直接浸泡法构筑带锈青铜的超疏水表面

来源期刊: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7年第5期

论文作者:史笔函 闫莹 周浩 吴来明 吴雪威 朱以亮 蔡兰坤

文章页码:540 - 546

关键词:超疏水薄膜;带锈青铜;浸泡法;正十二硫醇;十四酸;

摘    要:以正十二硫醇-十四酸两种混合溶液作为疏水剂,采用直接浸泡法在模拟带锈(混合锈与粉状锈)青铜表面构筑超疏水薄膜,以达到对青铜文物的防腐保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超疏水表面形貌特征及疏水性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超疏水表面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耐腐蚀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超疏水处理后,带锈青铜表面形成紧凑的片状结构,其厚度约为0.1μm。接触角分别可达157.32o和151.76o。带混合锈青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由8.5 m A·cm-2降低至0.30 m A·cm-2,缓蚀效率达96.54%;带粉状锈青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由5.91 m A·cm-2降低到2.89×10-2m A·cm-2,缓蚀效率达99.51%。

详情信息展示

直接浸泡法构筑带锈青铜的超疏水表面

史笔函1,闫莹1,周浩2,吴来明2,吴雪威1,朱以亮1,蔡兰坤1

1.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摘 要:以正十二硫醇-十四酸两种混合溶液作为疏水剂,采用直接浸泡法在模拟带锈(混合锈与粉状锈)青铜表面构筑超疏水薄膜,以达到对青铜文物的防腐保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对超疏水表面形貌特征及疏水性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超疏水表面进行成分分析,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进行耐腐蚀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超疏水处理后,带锈青铜表面形成紧凑的片状结构,其厚度约为0.1μm。接触角分别可达157.32o和151.76o。带混合锈青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由8.5 m A·cm-2降低至0.30 m A·cm-2,缓蚀效率达96.54%;带粉状锈青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由5.91 m A·cm-2降低到2.89×10-2m A·cm-2,缓蚀效率达99.51%。

关键词:超疏水薄膜;带锈青铜;浸泡法;正十二硫醇;十四酸;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