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个旧卡房成矿区断裂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来源期刊:现代矿业2017年第4期

论文作者:周永恒 李国伟 李奕

文章页码:52 - 120

关键词: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控矿特征;控矿模式;找矿靶区;

摘    要: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2)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3)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4)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5)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详情信息展示

个旧卡房成矿区断裂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周永恒,李国伟,李奕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卡房分公司

摘 要: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2)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3)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4)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5)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控矿特征;控矿模式;找矿靶区;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