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古交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来源期刊:煤炭学报2016年第5期

论文作者:汪岗 秦勇 解奕炜 申建 黄波

文章页码:1180 - 1187

关键词:古交区块;煤层气;气体组分;同位素;成因;

摘    要:基于古交区块煤田地质勘探资料以及煤层气井排采气体组分、甲烷碳氢同位素质谱等相关测试分析,查明了该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煤层气组分主要以甲烷为主,组分浓度介于85.36%99.23%,其次为氮气,重烃含量最少,属于干气别干的气体。煤层气δ13C1介于-62.24‰-40.70‰,δD介于-244.3‰-229.3‰。以热成因气为主。煤层气δ13C1随着煤级增加呈变重趋势,随着埋深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古交区块矿化度整体从北向南逐渐增加,说明该地区水动力条件从北向南逐渐增强。南部刑家社矿区甲烷碳同位素较重,而北部镇城底矿区、西曲矿区以及马兰矿区的部分地区甲烷碳同位素较轻。研究区北部(MCQ9)煤层埋藏浅,露头发育,煤的Ro,max介于1.14%2.18%,且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形成了生物成因与热成因混合气体。

详情信息展示

古交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汪岗1,2,秦勇1,2,解奕炜1,3,申建1,2,黄波1,2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地质处

摘 要:基于古交区块煤田地质勘探资料以及煤层气井排采气体组分、甲烷碳氢同位素质谱等相关测试分析,查明了该区块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煤层气组分主要以甲烷为主,组分浓度介于85.36%99.23%,其次为氮气,重烃含量最少,属于干气别干的气体。煤层气δ13C1介于-62.24‰-40.70‰,δD介于-244.3‰-229.3‰。以热成因气为主。煤层气δ13C1随着煤级增加呈变重趋势,随着埋深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古交区块矿化度整体从北向南逐渐增加,说明该地区水动力条件从北向南逐渐增强。南部刑家社矿区甲烷碳同位素较重,而北部镇城底矿区、西曲矿区以及马兰矿区的部分地区甲烷碳同位素较轻。研究区北部(MCQ9)煤层埋藏浅,露头发育,煤的Ro,max介于1.14%2.18%,且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形成了生物成因与热成因混合气体。

关键词:古交区块;煤层气;气体组分;同位素;成因;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