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参数对聚脲甲醛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物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复合材料学报2006年第5期
论文作者:李岚 梁国正 谢建强 袁莉
关键词:微胶囊; 聚脲甲醛; 环氧树脂; 工艺参数; 表面形貌; 粒径;
摘 要:以聚脲甲醛为囊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501#)混合物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环氧树脂体系微胶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配比、终点pH值、搅拌速率、酸化时间、平均升温速率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的合成状态、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摄影显微镜(O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和终点pH值对微胶囊的合成状态有显著影响;适当延长酸化时间和增加升温速率,有利于增加微胶囊表面的粗糙度;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微胶囊的粒径减小、分布变窄.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为0.8:1,终点pH=2.0~4.0,酸化时间为2.0~3.0 h,升温速率为0.17~0.25℃·min-1,搅拌速率为325~350 r·min-1.
李岚1,梁国正1,谢建强1,袁莉1
(1.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72)
摘要:以聚脲甲醛为囊壁、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501#)混合物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聚脲甲醛包覆环氧树脂体系微胶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配比、终点pH值、搅拌速率、酸化时间、平均升温速率等工艺参数对微胶囊的合成状态、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摄影显微镜(OM)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料配比和终点pH值对微胶囊的合成状态有显著影响;适当延长酸化时间和增加升温速率,有利于增加微胶囊表面的粗糙度;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微胶囊的粒径减小、分布变窄.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为0.8:1,终点pH=2.0~4.0,酸化时间为2.0~3.0 h,升温速率为0.17~0.25℃·min-1,搅拌速率为325~350 r·min-1.
关键词:微胶囊; 聚脲甲醛; 环氧树脂; 工艺参数; 表面形貌; 粒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