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龙川江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来源期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

论文作者:胡检丽 曾和平

文章页码:33 - 42

关键词:龙川江;流域;景观格局;破碎度;优势度;均匀度;驱动力;

摘    要:以龙川江干流水文站——小黄瓜园站所控制的集水区为研究区,以1974年、1992年、2007年和2011年的卫星影像解译数据为信息源,选择6个斑块类型水平和8个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1974—2011年间的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并对引起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剖析.结果表明:①1974—1992年,景观聚集度(AI)由89.142 7%降为85.901 2%,景观破碎化加重,其中耕地和草地破碎化最为严重.1992—2011年,景观AI值升为88.765 1%,整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有所减轻;耕地破碎化却更为严重,成为破碎度最高的景观类型,其斑块数目(NP)占研究区NP的35.97%;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分布趋于分散,林地分布渐趋集中.②各类型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在1974—2007年间由均衡趋向不均衡,在2007—2011年间有所改善.1974—2011年,林地逐渐取代耕地的优势地位,草地在整个流域所占的比重下降严重,而建设用地的比重则不断增大,其PLAND增加近140倍.③1974—2007年、2007—2011年,流域整体景观的形状渐趋复杂,景观均匀度后期较前期好.耕地和水域的形状后期较前期复杂,而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形状则是后期较前期规则.④龙川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限制因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政府的决策、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龙川江流域国土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详情信息展示

龙川江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胡检丽,曾和平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以龙川江干流水文站——小黄瓜园站所控制的集水区为研究区,以1974年、1992年、2007年和2011年的卫星影像解译数据为信息源,选择6个斑块类型水平和8个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1974—2011年间的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并对引起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剖析.结果表明:①1974—1992年,景观聚集度(AI)由89.142 7%降为85.901 2%,景观破碎化加重,其中耕地和草地破碎化最为严重.1992—2011年,景观AI值升为88.765 1%,整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有所减轻;耕地破碎化却更为严重,成为破碎度最高的景观类型,其斑块数目(NP)占研究区NP的35.97%;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分布趋于分散,林地分布渐趋集中.②各类型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在1974—2007年间由均衡趋向不均衡,在2007—2011年间有所改善.1974—2011年,林地逐渐取代耕地的优势地位,草地在整个流域所占的比重下降严重,而建设用地的比重则不断增大,其PLAND增加近140倍.③1974—2007年、2007—2011年,流域整体景观的形状渐趋复杂,景观均匀度后期较前期好.耕地和水域的形状后期较前期复杂,而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形状则是后期较前期规则.④龙川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限制因素;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政府的决策、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龙川江流域国土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龙川江;流域;景观格局;破碎度;优势度;均匀度;驱动力;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