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现代分析技术在PM2.5组份识别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2016年第7期

论文作者:代博娜 邹亚娟 金承钰 王惠松 吕升 李莉 赖奕坚 许实 郁建强 黎珈汝

文章页码:836 - 840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仪器分析;组份识别;

摘    要:以上海市闵行地区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颗粒物的成份进行分析,以识别PM2.5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颗粒物的形貌特征,红外光谱技术识别颗粒物中的特征官能团,再结合碳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技术对颗粒物中的元素碳和有机碳、无机金属元素、无机水溶性离子及有机化合物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M2.5是由大量的微米颗粒物及部分超细颗粒物组成,颗粒物主要以烟尘聚集体的形式存在;PM2.5中有无机盐类和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共存在,有机官能团主要为羧基和芳烃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主要为硫酸盐和氨类化合物;各化学组份的质量分数表明了二次离子(SO42-,NO3-,NH4+)和有机碳是PM2.5中的主要污染物,并明确解析了PM2.5中各种污染来源的分担率。

详情信息展示

现代分析技术在PM2.5组份识别中的应用

代博娜1,邹亚娟1,金承钰1,王惠松2,吕升2,李莉2,赖奕坚1,许实1,郁建强1,黎珈汝3

1. 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2. 嘉兴市环境监测保护站3.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摘 要:以上海市闵行地区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颗粒物的成份进行分析,以识别PM2.5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颗粒物的形貌特征,红外光谱技术识别颗粒物中的特征官能团,再结合碳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技术对颗粒物中的元素碳和有机碳、无机金属元素、无机水溶性离子及有机化合物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M2.5是由大量的微米颗粒物及部分超细颗粒物组成,颗粒物主要以烟尘聚集体的形式存在;PM2.5中有无机盐类和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共存在,有机官能团主要为羧基和芳烃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主要为硫酸盐和氨类化合物;各化学组份的质量分数表明了二次离子(SO42-,NO3-,NH4+)和有机碳是PM2.5中的主要污染物,并明确解析了PM2.5中各种污染来源的分担率。

关键词:大气细颗粒物;仪器分析;组份识别;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