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Eu3+浓度对羧甲基纤维素/Eu(Ⅲ)纳米粒子的结构与荧光淬灭的影响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年第2期

论文作者:叶君 王奔 熊犍

文章页码:32 - 37

关键词:Eu3+离子;羧甲基纤维素;荧光淬灭;纳米粒子;

摘    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配体,改变Eu3+离子的浓度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CMC/Eu(III)纳米粒子,并阐明了Eu3+离子的浓度对产物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及淬灭机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Eu3+离子与CMC的-COO-,-OH,以及-C-O-C相结合而形成配合物,所获得的配合物粒径在6080 nm范围内;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所得的产物结晶度随Eu3+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产物的紫外吸收表明配合物的能量吸收主要来自于配体CMC。产物呈现5D0→7F1和5D0→7F2的磁偶极跃迁和电偶极跃迁的典型Eu3+的特征发光,且其荧光淬灭浓度临界值为m(Eu3+)∶m(CMC)=0.07∶1,当m(Eu3+)∶m(CMC)≤0.04:1时,配合物中存在的未反应的-OH是造成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而m(Eu3+)∶m(CMC)大于该值时,产物中的晶胞缺陷是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

详情信息展示

Eu3+浓度对羧甲基纤维素/Eu(Ⅲ)纳米粒子的结构与荧光淬灭的影响

叶君1,王奔1,熊犍2

1.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摘 要: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配体,改变Eu3+离子的浓度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荧光性能的CMC/Eu(III)纳米粒子,并阐明了Eu3+离子的浓度对产物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及淬灭机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结果表明,Eu3+离子与CMC的-COO-,-OH,以及-C-O-C相结合而形成配合物,所获得的配合物粒径在6080 nm范围内;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所得的产物结晶度随Eu3+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产物的紫外吸收表明配合物的能量吸收主要来自于配体CMC。产物呈现5D0→7F1和5D0→7F2的磁偶极跃迁和电偶极跃迁的典型Eu3+的特征发光,且其荧光淬灭浓度临界值为m(Eu3+)∶m(CMC)=0.07∶1,当m(Eu3+)∶m(CMC)≤0.04:1时,配合物中存在的未反应的-OH是造成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而m(Eu3+)∶m(CMC)大于该值时,产物中的晶胞缺陷是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Eu3+离子;羧甲基纤维素;荧光淬灭;纳米粒子;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