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来源期刊:工程科学学报2019年第7期

论文作者:白植雄 左鹏鹏 计杰 吴晓春

文章页码:906 - 913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高温摩擦磨损;磨损机制;氧化层;热稳定性能;

摘    要: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HTCS-130和DAC55两种热作模具钢在100~700℃范围内的耐磨性差异及磨损机制,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轮廓仪等手段对表面相组成、磨损表面、截面形貌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磨损率均在100~700℃范围内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磨损机制表现为在100℃和300℃分别发生黏着磨损和黏着-轻微氧化磨损; 500℃时磨损机制转变为单一氧化磨损,磨损表面氧化层由Fe O、Fe2O3和Fe3O4组成,亚表面发生轻微软化并出现塑性变形层; 700℃时磨损进入严重氧化磨损阶段,氧化物数量急剧增多,同时由于马氏体基体回复导致材料出现严重软化,磨损表面形成连续的氧化层. HTCS-130钢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使得基体具有较高硬度和更窄的摩擦软化区,能够更好地支撑氧化层,从而在700℃下比DAC55钢更耐磨.

详情信息展示

两种热作模具钢的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白植雄,左鹏鹏,计杰,吴晓春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采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HTCS-130和DAC55两种热作模具钢在100~700℃范围内的耐磨性差异及磨损机制,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轮廓仪等手段对表面相组成、磨损表面、截面形貌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磨损率均在100~700℃范围内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磨损机制表现为在100℃和300℃分别发生黏着磨损和黏着-轻微氧化磨损; 500℃时磨损机制转变为单一氧化磨损,磨损表面氧化层由Fe O、Fe2O3和Fe3O4组成,亚表面发生轻微软化并出现塑性变形层; 700℃时磨损进入严重氧化磨损阶段,氧化物数量急剧增多,同时由于马氏体基体回复导致材料出现严重软化,磨损表面形成连续的氧化层. HTCS-130钢优异的热稳定性能使得基体具有较高硬度和更窄的摩擦软化区,能够更好地支撑氧化层,从而在700℃下比DAC55钢更耐磨.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高温摩擦磨损;磨损机制;氧化层;热稳定性能;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