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老挝爬奔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期次划分研究与探讨

来源期刊:中国锰业2017年第1期

论文作者:浮耀坤 杨海林 杨福志 童文辉 董振

文章页码:78 - 81

关键词:爬奔金矿;围岩蚀变;蚀变类型;成矿期次;

摘    要:爬奔金矿是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发现的一个大型的韧脆性剪切型金矿。琅勃拉邦断裂贯穿全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构造期次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及矿石的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为中心式环带结构。矿体由内部向外部连续发育为硅化、褐(菱)铁矿化→褐(菱)铁矿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厘定了矿区的脉体的类型及生成序列,划分出了成矿期次的阶段,依次为浸染状网脉状的红化、菱铁矿脉、纯净的方解石脉、马尾丝状透明的方解石微细脉等4个成矿期次阶段。对该地区寻找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详情信息展示

老挝爬奔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期次划分研究与探讨

浮耀坤,杨海林,杨福志,童文辉,董振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摘 要:爬奔金矿是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发现的一个大型的韧脆性剪切型金矿。琅勃拉邦断裂贯穿全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构造期次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及矿石的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为中心式环带结构。矿体由内部向外部连续发育为硅化、褐(菱)铁矿化→褐(菱)铁矿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厘定了矿区的脉体的类型及生成序列,划分出了成矿期次的阶段,依次为浸染状网脉状的红化、菱铁矿脉、纯净的方解石脉、马尾丝状透明的方解石微细脉等4个成矿期次阶段。对该地区寻找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爬奔金矿;围岩蚀变;蚀变类型;成矿期次;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