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滇西丽江小桥头岩体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证据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论文作者:黄永高 罗改 张彤 熊昌利 贾小川 杨学俊

文章页码:26 - 37

关键词:富碱斑岩;新生代;锆石U-Pb定年;LA-ICP-MS;小桥头;滇西;

摘    要:为探讨滇西丽江地区新生代岩浆侵位时代、起源及构造环境,对丽江地区小桥头岩体开展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小桥头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组成,其中锆石U-Pb的年龄分别为35.47±0.48 Ma(MSWD=0.49,n=11)和34.70±0.54 Ma(MSWD=0.1,n=10),形成于始新世晚期;两者岩浆锆石具有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HREE强烈富集(CeN/YbN=0.00~0.55),强Ce正异常(δCe=1.2~179.4)和较弱Eu负异常(δEu=0.38~0.88),高Nb(1.26~51.07)×10-6、 Ta(0.19~1.52)×10-6、 Hf(0.98%~1.39%)含量,是演化程度高的岩浆产物。根据锆石Ti温度计,得出岩浆锆石结晶温度小于800℃。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小桥头岩体的形成除了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外,还有幔源物质的混入,是印度-亚洲大陆晚碰撞阶段的岩浆事件记录。

详情信息展示

滇西丽江小桥头岩体时代与成因: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证据

黄永高,罗改,张彤,熊昌利,贾小川,杨学俊

摘 要:为探讨滇西丽江地区新生代岩浆侵位时代、起源及构造环境,对丽江地区小桥头岩体开展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年代学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小桥头岩体由石英二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组成,其中锆石U-Pb的年龄分别为35.47±0.48 Ma(MSWD=0.49,n=11)和34.70±0.54 Ma(MSWD=0.1,n=10),形成于始新世晚期;两者岩浆锆石具有一致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HREE强烈富集(CeN/YbN=0.00~0.55),强Ce正异常(δCe=1.2~179.4)和较弱Eu负异常(δEu=0.38~0.88),高Nb(1.26~51.07)×10-6、 Ta(0.19~1.52)×10-6、 Hf(0.98%~1.39%)含量,是演化程度高的岩浆产物。根据锆石Ti温度计,得出岩浆锆石结晶温度小于800℃。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小桥头岩体的形成除了下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外,还有幔源物质的混入,是印度-亚洲大陆晚碰撞阶段的岩浆事件记录。

关键词:富碱斑岩;新生代;锆石U-Pb定年;LA-ICP-MS;小桥头;滇西;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