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缓释动力学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8年第8期

论文作者:龚圣 沈之川 周新华 陈铧耀 徐华

文章页码:1241 - 1246

关键词:缓释;微胶囊;毒死蜱;脲醛树脂;工艺优化;动力学;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与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农药施用量大、效率低、高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农药进行微胶囊化,有助于有效解决当前农药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采用脲醛树脂作为壁材,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pH值、酸化时间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微胶囊的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采用3%(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在酸化时间为90min、酸化终点pH值为2.5、搅拌速度为1 200r/min、芯壁比为1∶3、固化温度为60℃时,所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约为113μm,载药量达53%以上,包封率达62%以上。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缓释效果明显,10天内能释放90%的药物,释放过程遵循Fick扩散机理。可见,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药量、较好的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可进一步开发为新型的农药制剂,并为开发缓释农药新剂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详情信息展示

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缓释动力学

龚圣,沈之川,周新华,陈铧耀,徐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与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农药施用量大、效率低、高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农药进行微胶囊化,有助于有效解决当前农药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采用脲醛树脂作为壁材,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用量、pH值、酸化时间对微胶囊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微胶囊的载药量、包封率及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采用3%(质量分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在酸化时间为90min、酸化终点pH值为2.5、搅拌速度为1 200r/min、芯壁比为1∶3、固化温度为60℃时,所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约为113μm,载药量达53%以上,包封率达62%以上。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的缓释效果明显,10天内能释放90%的药物,释放过程遵循Fick扩散机理。可见,制备的毒死蜱/脲醛树脂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药量、较好的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可进一步开发为新型的农药制剂,并为开发缓释农药新剂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缓释;微胶囊;毒死蜱;脲醛树脂;工艺优化;动力学;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