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铜合金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的变化

来源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年第4期

论文作者:张忠明 後藤光昭 田川纪英 服部修次 石川纯明

关键词:铜; 黄铜; 疲劳; 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应变幅;

摘    要:采用自制的平面弯曲疲劳试验装置,进行振动频率为60Hz,应力幅值恒定,平均应力为零的疲劳试验,得到C1100P-1/4H纯铜和C2801P-1/4H黄铜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利用位错增殖和湮灭机制,推导出试验合金材料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幅的变化仅由可动位错密度和伯格斯矢量决定,而可动位错密度可被描述成疲劳循环数的函数,从而建立起了平面弯曲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理论关系模型.利用该理论关系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表明该理论关系模型可用以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

详情信息展示

铜合金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的变化

张忠明1,後藤光昭2,田川纪英2,服部修次2,石川纯明2

(1.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2.福井大学机械工学科,日本,福井)

摘要:采用自制的平面弯曲疲劳试验装置,进行振动频率为60Hz,应力幅值恒定,平均应力为零的疲劳试验,得到C1100P-1/4H纯铜和C2801P-1/4H黄铜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利用位错增殖和湮灭机制,推导出试验合金材料疲劳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幅的变化仅由可动位错密度和伯格斯矢量决定,而可动位错密度可被描述成疲劳循环数的函数,从而建立起了平面弯曲疲劳过程中塑性应变幅与循环次数的理论关系模型.利用该理论关系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表明该理论关系模型可用以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铜; 黄铜; 疲劳; 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应变幅;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