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属取代六铝酸盐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第5期
论文作者:邹国军 王晓来 李顺清
关键词:甲烷; 催化燃烧; 六铝酸盐; 超临界干燥; 稀土;
摘 要:采用铝溶胶作为碳酸铵共沉淀的前驱体,结合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了不同金属取代六铝酸盐催化剂(Ba0.8La0.2MAl11O19-α,M=Mn,Fe,Co,Cu),并用BET,XRD,TEM,UV-Vis和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200℃焙烧后,生成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42~73 m2·g-1)的棒状六铝酸盐,比表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n>Co>Fe>Cu.XRD结果表明,除Mn取代催化剂之外,其他均含有少量α-Al2O3杂质相.Fe,Mn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Fe3+,Mn3+)主要为Oh配位,而Co,Cu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Co3+,Cu2+)则为Oh和Td配位.O2-TPD表明,Mn,Cu取代的催化剂中具有高的晶格氧含量.催化剂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n>Cu>Fe>Co,催化活性取决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循环的可逆性、比表面积以及晶格氧等因素.
邹国军1,王晓来2,李顺清1
(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采用铝溶胶作为碳酸铵共沉淀的前驱体,结合乙醇超临界干燥制备了不同金属取代六铝酸盐催化剂(Ba0.8La0.2MAl11O19-α,M=Mn,Fe,Co,Cu),并用BET,XRD,TEM,UV-Vis和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1200℃焙烧后,生成了具有大的比表面积(42~73 m2·g-1)的棒状六铝酸盐,比表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Mn>Co>Fe>Cu.XRD结果表明,除Mn取代催化剂之外,其他均含有少量α-Al2O3杂质相.Fe,Mn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Fe3+,Mn3+)主要为Oh配位,而Co,Cu取代六铝酸盐中的金属离子(Co3+,Cu2+)则为Oh和Td配位.O2-TPD表明,Mn,Cu取代的催化剂中具有高的晶格氧含量.催化剂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Mn>Cu>Fe>Co,催化活性取决于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循环的可逆性、比表面积以及晶格氧等因素.
关键词:甲烷; 催化燃烧; 六铝酸盐; 超临界干燥; 稀土;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