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云南八宝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古地磁研究

来源期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期

论文作者:陈庚保 杨成芳 熊万胜 尹济云

关键词: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古地磁;基亚曼极性;

摘    要:滇东南八宝安乐剖面,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典型剖面.根据古生物演化、地史特征,把界线置于八宝阶的底,或Pseudoschwageruinauddeni带或Streptognathoduselongatus带之底.这一生物界线完全可与北美、日本、大洋洲、欧洲的界线相对比,它与世界上许多重要国家的界线一致,因此,它具有全球的科学意义.古地磁结果表明,八宝剖面受现代地磁场的影响较小,32个样品中的5个样品为A组方向,是现代地磁场重磁化的产物,多数为B组方向,是古代地磁场的磁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反向板化;只有4号样为C组方向,也是天然剩磁方向,为正向极化.八宝剖面主要为反极性段地层,并夹有一个短暂的正极性带,以第3层底部具有极性倒转的B点作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点是可行的,更进一步证实该生物界线的正确性,科学性地极的转向,在全球是等时的,在长期反向的基亚曼极性段中,短暂的正向极性间隔带,是确定界线的确切空间.

详情信息展示

云南八宝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古地磁研究

陈庚保,杨成芳,熊万胜,尹济云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开发与城乡建设系云南省地质研究所

摘 要:滇东南八宝安乐剖面,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典型剖面.根据古生物演化、地史特征,把界线置于八宝阶的底,或Pseudoschwageruinauddeni带或Streptognathoduselongatus带之底.这一生物界线完全可与北美、日本、大洋洲、欧洲的界线相对比,它与世界上许多重要国家的界线一致,因此,它具有全球的科学意义.古地磁结果表明,八宝剖面受现代地磁场的影响较小,32个样品中的5个样品为A组方向,是现代地磁场重磁化的产物,多数为B组方向,是古代地磁场的磁化方向,可以确定为反向板化;只有4号样为C组方向,也是天然剩磁方向,为正向极化.八宝剖面主要为反极性段地层,并夹有一个短暂的正极性带,以第3层底部具有极性倒转的B点作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点是可行的,更进一步证实该生物界线的正确性,科学性地极的转向,在全球是等时的,在长期反向的基亚曼极性段中,短暂的正向极性间隔带,是确定界线的确切空间.

关键词: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古地磁;基亚曼极性;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