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不同煤阶煤炭化过程中挥发分组成及微孔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煤炭学报2007年第6期

论文作者:申峻 王志忠

关键词:煤; 炭化; 挥发分组成; 微孔; 裂解红外; 比表面积;

摘    要:用SORPTOMATIC1990吸附仪研究了6种不同煤阶煤(包括无烟煤、贫瘦煤、焦煤、肥煤、弱黏煤、气煤)在3 ℃/min升温速率到1 000 ℃的炭化过程中孔容和孔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用Bio-rad FTS-165裂解红外测定了各种煤在10 ℃/min升温速率的炭化过程中挥发分的组成及各自的释放温度范围.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煤在裂解过程中,可挥发性芳香物生成量的大小排序为肥煤>焦煤>瘦煤>气煤,且肥煤芳环上的取代基最多,而弱黏煤和无烟煤生成可挥发性芳香物的量最少.煤阶越低,释放CO2的温度越低,生成的量 越多.1 000 ℃生成焦炭的孔容大小排列为:肥煤C1>弱黏煤D1>焦煤B1>无烟煤YQ,比表面积大小排列为C1(≥)YQ,B1>D1,平均孔半径大小的排列为:D1(≥)B1>YQ>C1.在炭化过程中,C1肥煤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变化最剧烈,YQ煤变化最小.C1煤生成焦炭表面积最大为20 m2/g,其它煤成焦表面积3 m2/g.

详情信息展示

不同煤阶煤炭化过程中挥发分组成及微孔变化的研究

申峻1,王志忠1

(1.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用SORPTOMATIC1990吸附仪研究了6种不同煤阶煤(包括无烟煤、贫瘦煤、焦煤、肥煤、弱黏煤、气煤)在3 ℃/min升温速率到1 000 ℃的炭化过程中孔容和孔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用Bio-rad FTS-165裂解红外测定了各种煤在10 ℃/min升温速率的炭化过程中挥发分的组成及各自的释放温度范围.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煤在裂解过程中,可挥发性芳香物生成量的大小排序为肥煤>焦煤>瘦煤>气煤,且肥煤芳环上的取代基最多,而弱黏煤和无烟煤生成可挥发性芳香物的量最少.煤阶越低,释放CO2的温度越低,生成的量 越多.1 000 ℃生成焦炭的孔容大小排列为:肥煤C1>弱黏煤D1>焦煤B1>无烟煤YQ,比表面积大小排列为C1(≥)YQ,B1>D1,平均孔半径大小的排列为:D1(≥)B1>YQ>C1.在炭化过程中,C1肥煤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变化最剧烈,YQ煤变化最小.C1煤生成焦炭表面积最大为20 m2/g,其它煤成焦表面积3 m2/g.

关键词:煤; 炭化; 挥发分组成; 微孔; 裂解红外; 比表面积;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