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响应面分析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优化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

来源期刊: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0年第6期

论文作者:刘羽暄 杜慧 张换平 申艳红

文章页码:635 - 640

关键词:分子荧光光度法;单因素分析法;响应面分析法;黄酮类物质;艾草;

摘    要:选择分子荧光光度法对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的优化试验试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从而算得不同条件下所达到的提取率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研究了提取过程中的三因素: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艾草质量与乙醇溶液体积的比值。并按单因素分析法测得提取过程中3项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50%,超声提取的时间为40min,艾草样品和50%乙醇溶液的比值为1.0g比15 mL。在此条件下,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07%。以上述3项因素作为响应面分析法的优化因素,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析因试验,对此提取条件作进一步的优化,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①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9.96%;②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③艾草样品与50%乙醇溶液的比值为0.79g比15m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09%。按此条件称取艾草粉末样品0.790 0g(3份),分别按上述优化的条件进行超声提取后,经过滤并离心后取其上清液(分取量应按样品中黄酮类物质的估计含量决定,使其量落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006~0.018g·L-1之间)1mL,依次加入5.3g·L-1硝酸铝溶液2.38 mL和乙酸盐缓冲溶液(pH 5.6)0.9 mL后,加入50%乙醇溶液将其体积定容至10.0mL。待黄酮类物质与铝(Ⅲ)离子的荧光配位反应完全后,测定其荧光发射强度。此3份样品的黄酮类物质平均提取率为1.08%,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92%。

详情信息展示

响应面分析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优化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

刘羽暄1,杜慧2,张换平2,申艳红2

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 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选择分子荧光光度法对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的优化试验试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测定,从而算得不同条件下所达到的提取率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研究了提取过程中的三因素:乙醇溶液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艾草质量与乙醇溶液体积的比值。并按单因素分析法测得提取过程中3项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50%,超声提取的时间为40min,艾草样品和50%乙醇溶液的比值为1.0g比15 mL。在此条件下,艾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1.07%。以上述3项因素作为响应面分析法的优化因素,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析因试验,对此提取条件作进一步的优化,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为:①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9.96%;②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③艾草样品与50%乙醇溶液的比值为0.79g比15mL。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09%。按此条件称取艾草粉末样品0.790 0g(3份),分别按上述优化的条件进行超声提取后,经过滤并离心后取其上清液(分取量应按样品中黄酮类物质的估计含量决定,使其量落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0.006~0.018g·L-1之间)1mL,依次加入5.3g·L-1硝酸铝溶液2.38 mL和乙酸盐缓冲溶液(pH 5.6)0.9 mL后,加入50%乙醇溶液将其体积定容至10.0mL。待黄酮类物质与铝(Ⅲ)离子的荧光配位反应完全后,测定其荧光发射强度。此3份样品的黄酮类物质平均提取率为1.08%,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92%。

关键词:分子荧光光度法;单因素分析法;响应面分析法;黄酮类物质;艾草;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