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山矿区古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形成机理探讨
来源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
论文作者:易改危 高文华 徐望国 周丕昌
关键词:节理分期配套; 古构造应力场; 构造形成机理;
摘 要:在斗笠山矿区近100 km2范围内布置节理观测点94个,测节理产状1 700余条,通过对大量节理产状进行分期配套与数理统计,恢复了该区四期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研究成果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进而对矿区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5,表1,参4.
易改危1,高文华1,徐望国1,周丕昌2
(1.湘潭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贵州水城县交通局)
摘要:在斗笠山矿区近100 km2范围内布置节理观测点94个,测节理产状1 700余条,通过对大量节理产状进行分期配套与数理统计,恢复了该区四期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研究成果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进而对矿区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5,表1,参4.
关键词:节理分期配套; 古构造应力场; 构造形成机理;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