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斗笠山矿区古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形成机理探讨

来源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

论文作者:易改危 高文华 徐望国 周丕昌

关键词:节理分期配套; 古构造应力场; 构造形成机理;

摘    要:在斗笠山矿区近100 km2范围内布置节理观测点94个,测节理产状1 700余条,通过对大量节理产状进行分期配套与数理统计,恢复了该区四期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研究成果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进而对矿区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5,表1,参4.

详情信息展示

斗笠山矿区古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形成机理探讨

易改危1,高文华1,徐望国1,周丕昌2

(1.湘潭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贵州水城县交通局)

摘要:在斗笠山矿区近100 km2范围内布置节理观测点94个,测节理产状1 700余条,通过对大量节理产状进行分期配套与数理统计,恢复了该区四期古构造应力场,结合前人在该区的研究成果与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进而对矿区构造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图5,表1,参4.

关键词:节理分期配套; 古构造应力场; 构造形成机理;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