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深部矿井煤巷稳定性控制技术

来源期刊: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第8期

论文作者:刘清涛 李常玉

文章页码:18 - 22

关键词:深部煤巷;支护对策;围岩稳定性;锚网索耦合支护;

摘    要:为解决大屯矿区姚桥煤矿深部回采巷道支护难度大、返修率和失效比例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可知回采巷道埋藏深度大、岩性软弱破碎、受四周采动影响频繁是变形量较大的原因,原有支护方式难以适应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强化支护"和"适度让压"相统一的新型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掘进期间两帮最大移近量仅为127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43 mm,最大底鼓量为42 mm,巷道变形在回采期间主要以底鼓为主,最大底鼓量达到112 mm,为两帮移近量的2倍左右。回采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180~200 m,严重影响区域为80~100 m,验证了采用高强锚网索耦合支护系统在控制顶底及两帮变形方面效果明显。

详情信息展示

深部矿井煤巷稳定性控制技术

刘清涛1,李常玉2

1.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 中煤大屯煤电(集团)公司

摘 要:为解决大屯矿区姚桥煤矿深部回采巷道支护难度大、返修率和失效比例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可知回采巷道埋藏深度大、岩性软弱破碎、受四周采动影响频繁是变形量较大的原因,原有支护方式难以适应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强化支护"和"适度让压"相统一的新型锚网索耦合支护设计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掘进期间两帮最大移近量仅为127 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43 mm,最大底鼓量为42 mm,巷道变形在回采期间主要以底鼓为主,最大底鼓量达到112 mm,为两帮移近量的2倍左右。回采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180~200 m,严重影响区域为80~100 m,验证了采用高强锚网索耦合支护系统在控制顶底及两帮变形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深部煤巷;支护对策;围岩稳定性;锚网索耦合支护;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