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基于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析的防冲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论文作者:王志强 王鹏 石磊 吕文玉 苏泽华 武超 张焦 赵景礼

文章页码:1046 - 1056

关键词:沿空巷道;冲击地压;负煤柱;应力转移;错层位;

摘    要:沿空巷道是冲击地压频发难防治区域,分析其围岩应力分布状态是研究冲击地压防控的关键.通过研究常规工作面与错层位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对沿空巷道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错层位工作面梯形煤体位于砌体梁结构掩护下,处于低应力区,其实体煤侧应力峰值与极限平衡区宽度均略小于常规工作面开采的;2)留宽煤柱掘巷时,煤柱内易形成高应力集中;窄煤柱沿空掘巷,实体煤侧支承压力峰值增大,极限平衡区宽度减小,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高;负煤柱沿空巷道始终仍处于低应力区,实体煤侧应力峰值无增幅,而实际极限平衡区宽度增大,因此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降低,实现了集中应力向深部煤体转移的效果,起到了降压的作用;3)负煤柱沿空巷道周围煤岩体中储能低,当能量释放时却耗能多,负煤柱沿空巷道冲击危险性更低.华丰煤矿实践案例证明,负煤柱巷道布置有利于沿空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并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详情信息展示

基于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分析的防冲机理研究

王志强1,2,3,王鹏1,石磊1,吕文玉2,苏泽华1,武超1,张焦1,赵景礼1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2.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保障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 要:沿空巷道是冲击地压频发难防治区域,分析其围岩应力分布状态是研究冲击地压防控的关键.通过研究常规工作面与错层位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对沿空巷道冲击危险性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错层位工作面梯形煤体位于砌体梁结构掩护下,处于低应力区,其实体煤侧应力峰值与极限平衡区宽度均略小于常规工作面开采的;2)留宽煤柱掘巷时,煤柱内易形成高应力集中;窄煤柱沿空掘巷,实体煤侧支承压力峰值增大,极限平衡区宽度减小,应力集中程度明显增高;负煤柱沿空巷道始终仍处于低应力区,实体煤侧应力峰值无增幅,而实际极限平衡区宽度增大,因此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降低,实现了集中应力向深部煤体转移的效果,起到了降压的作用;3)负煤柱沿空巷道周围煤岩体中储能低,当能量释放时却耗能多,负煤柱沿空巷道冲击危险性更低.华丰煤矿实践案例证明,负煤柱巷道布置有利于沿空巷道冲击地压防治,并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沿空巷道;冲击地压;负煤柱;应力转移;错层位;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