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壳聚糖/有机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无机材料学报2016年第5期

论文作者:付海丽 张雯 张华 宋少波 李伟

文章页码:479 - 484

关键词:有机锂皂石;壳聚糖;抗菌机理;二次插层;纳米复合物;

摘    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季铵盐及壳聚糖插层到锂皂石层间,制备锂皂石基二次插层复合物。所制备的两种二次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相比于纯的锂皂石分别增加了0.276 nm和0.262 nm。用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cereus)为模拟体系对二次插层复合物的抗菌性进行了检验,利用抑菌环和平板计数法测定两种二次插层复合物的抗菌能力。抗菌结果显示,细菌与两种复合物接触24 h后,锂皂石/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达100%,对S.cereus的抗菌率可达85%以上,锂皂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壳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可达99%以上。采用扫描电镜法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考察了两种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物首先通过表面带的正电荷将表面带负电的细菌吸附到材料表面,随后借助有机物阳离子的疏水作用,穿透细菌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详情信息展示

壳聚糖/有机锂皂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付海丽,张雯,张华,宋少波,李伟

天津工业大学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功能纤维研究所

摘 要: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季铵盐及壳聚糖插层到锂皂石层间,制备锂皂石基二次插层复合物。所制备的两种二次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相比于纯的锂皂石分别增加了0.276 nm和0.262 nm。用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cereus)为模拟体系对二次插层复合物的抗菌性进行了检验,利用抑菌环和平板计数法测定两种二次插层复合物的抗菌能力。抗菌结果显示,细菌与两种复合物接触24 h后,锂皂石/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可达100%,对S.cereus的抗菌率可达85%以上,锂皂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壳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可达99%以上。采用扫描电镜法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考察了两种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复合物首先通过表面带的正电荷将表面带负电的细菌吸附到材料表面,随后借助有机物阳离子的疏水作用,穿透细菌细胞膜,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关键词:有机锂皂石;壳聚糖;抗菌机理;二次插层;纳米复合物;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