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20年第1期

论文作者:王跃 张金龙 周奇明 陈岳龙 李大鹏 康欢

文章页码:91 - 100

关键词:硅质结核;二叠系;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洋流作用;巢湖地区;

摘    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核w(SiO2)为73.50%~96.95%(平均值为85.84%),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在主量元素的判别上,硅质成因为生物质成因;在Ti/V-V/Y判别图解中,巢湖地区栖霞组硅质结核来源于洋中脊与大洋盆地端元区域;在元素氧化还原关系上,硅质结核显示出有氧、贫氧与厌氧混合状态;在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中,显示出中稀土元素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与P2O5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Ce的负异常。在此基础上,结合二叠纪全球气候与海陆位置及洋流的关系,认为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是在二叠纪全球气候转变的背景下,在洋流的作用下,来源于大洋中脊与大洋盆地的硅质被大陆边缘的硅质生物捕获而形成硅质结核,洋流作用在硅质结核的形成上起到关键作用。

详情信息展示

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王跃1,2,张金龙3,周奇明2,陈岳龙1,李大鹏1,康欢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3. 新疆油田公司石西油田作业区

摘 要: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核w(SiO2)为73.50%~96.95%(平均值为85.84%),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在主量元素的判别上,硅质成因为生物质成因;在Ti/V-V/Y判别图解中,巢湖地区栖霞组硅质结核来源于洋中脊与大洋盆地端元区域;在元素氧化还原关系上,硅质结核显示出有氧、贫氧与厌氧混合状态;在稀土元素配分图解中,显示出中稀土元素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与P2O5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Ce的负异常。在此基础上,结合二叠纪全球气候与海陆位置及洋流的关系,认为下扬子巢湖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硅质结核是在二叠纪全球气候转变的背景下,在洋流的作用下,来源于大洋中脊与大洋盆地的硅质被大陆边缘的硅质生物捕获而形成硅质结核,洋流作用在硅质结核的形成上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硅质结核;二叠系;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洋流作用;巢湖地区;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