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与沉积物变化特征探讨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论文作者:王潇潇 周旻玥 韦龙明 王然 陈雪峰 孙积悦 孙明行 肖方源 蒋杨权
文章页码:266 - 272
关键词:海滩;表层沉积物;沙堤;沙脊;潮汐流;风暴流;汇泉湾;青岛;
摘 要:2010和2011年两次对青岛汇泉湾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观察、取样,按照泰勒标准筛制对样品进行筛分与统计并作图分析,探讨了2种环境下的沉积物分布规律:在正常潮汐流作用下,在高潮线附近发育一个纵向沙堤,从岬角由近到远,沙堤的宽度与高度由大变小并逐步消失,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经过风暴流的改造作用后,原有沙堤被破坏消失,出现横向沙脊韵律地形,从岬角由近到远,沙脊规模先由小到大,然后再逐步变小。在横向上由岸到海,两种环境下形成的海滩表层沉积物均出现细→粗→细→粗→细的复杂变化。通过滨海潮间带海洋地质作用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沙堤的纵向变化规律是在岬角地形背景条件下,不仅受沿岸流的控制,也受岬角物质供给的控制,具有双重控制特点;而在强大风暴流的改造下,海滩形貌被改造,原有沉积物经过搬运、再沉积,形成条形横向沙脊韵律地形;潮间带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复杂变化,特别是存在一个砂砾混合带,是潮汐进流与退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王潇潇1,2,周旻玥1,2,韦龙明1,2,王然1,2,陈雪峰1,2,孙积悦1,2,孙明行1,2,肖方源3,蒋杨权1,2
1.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2.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3.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七一地质队
摘 要:2010和2011年两次对青岛汇泉湾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观察、取样,按照泰勒标准筛制对样品进行筛分与统计并作图分析,探讨了2种环境下的沉积物分布规律:在正常潮汐流作用下,在高潮线附近发育一个纵向沙堤,从岬角由近到远,沙堤的宽度与高度由大变小并逐步消失,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经过风暴流的改造作用后,原有沙堤被破坏消失,出现横向沙脊韵律地形,从岬角由近到远,沙脊规模先由小到大,然后再逐步变小。在横向上由岸到海,两种环境下形成的海滩表层沉积物均出现细→粗→细→粗→细的复杂变化。通过滨海潮间带海洋地质作用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沙堤的纵向变化规律是在岬角地形背景条件下,不仅受沿岸流的控制,也受岬角物质供给的控制,具有双重控制特点;而在强大风暴流的改造下,海滩形貌被改造,原有沉积物经过搬运、再沉积,形成条形横向沙脊韵律地形;潮间带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复杂变化,特别是存在一个砂砾混合带,是潮汐进流与退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海滩;表层沉积物;沙堤;沙脊;潮汐流;风暴流;汇泉湾;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