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石油污染多孔介质水动力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论文作者:郑西来 张俊杰 梁春

文章页码:286 - 291

关键词:石油污染;多孔介质;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水动力弥散系数;

摘    要: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多孔介质的水动力效应,控制砂土中柴油含油率为0,0.5%,1%,2%,4%,砂土中机油含油率为0,0.5%,1%,2%,4%,8%,作为供试的污染多孔介质,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石油污染砂土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和水动力弥散系数.采用超声-紫外法测定了砂柱中不同渗透距离上砂土的石油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砂土中柴油和机油的残留率分别小于4%和8%;有效孔隙度随含油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而且柴油污染砂土的有效孔隙度减小比机油污染砂土更加显著;砂土的渗透性随石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含油率的柴油污染砂土和4%含油率的机油污染砂土的渗透系数分别比清洁砂土降低了75.26%和33.68%;不同含油率砂土的弥散系数值较为接近,且弥散度变化也不显著.

详情信息展示

石油污染多孔介质水动力效应研究

郑西来,张俊杰,梁春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了研究石油污染多孔介质的水动力效应,控制砂土中柴油含油率为0,0.5%,1%,2%,4%,砂土中机油含油率为0,0.5%,1%,2%,4%,8%,作为供试的污染多孔介质,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维水动力弥散试验装置测定示踪剂(氯化钙)的穿透曲线,并定量确定了石油污染砂土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和水动力弥散系数.采用超声-紫外法测定了砂柱中不同渗透距离上砂土的石油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砂土中柴油和机油的残留率分别小于4%和8%;有效孔隙度随含油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而且柴油污染砂土的有效孔隙度减小比机油污染砂土更加显著;砂土的渗透性随石油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含油率的柴油污染砂土和4%含油率的机油污染砂土的渗透系数分别比清洁砂土降低了75.26%和33.68%;不同含油率砂土的弥散系数值较为接近,且弥散度变化也不显著.

关键词:石油污染;多孔介质;有效孔隙度;渗透系数;水动力弥散系数;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