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雪浪山含“白泥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

来源期刊:勘察科学技术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何训 孙少锐 王亚山 张纪星

文章页码:32 - 97

关键词:“白泥层”;边坡;锚杆加固;数值模拟;3DEC;

摘    要:无锡市雪浪山边坡中发育一层灰白-白色泥岩,工程上称之为"白泥层"。"白泥层"遇水易软化,极易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探讨含"白泥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该文以雪浪山横山寺西南侧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其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该边坡会沿"白泥层"产生滑移式崩塌,位移最大达15.4cm,并存在整体失稳的风险。根据边坡破坏模式提出了削坡减载和锚杆加固等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治理后的边坡,位移减小至0.17cm左右,变形以卸荷回弹为主,稳定性较好。

详情信息展示

雪浪山含“白泥层”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

何训1,孙少锐1,王亚山2,张纪星2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摘 要:无锡市雪浪山边坡中发育一层灰白-白色泥岩,工程上称之为"白泥层"。"白泥层"遇水易软化,极易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探讨含"白泥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该文以雪浪山横山寺西南侧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其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该边坡会沿"白泥层"产生滑移式崩塌,位移最大达15.4cm,并存在整体失稳的风险。根据边坡破坏模式提出了削坡减载和锚杆加固等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治理后的边坡,位移减小至0.17cm左右,变形以卸荷回弹为主,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白泥层”;边坡;锚杆加固;数值模拟;3DEC;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