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混粉工艺对Cu基金刚石锯片胎体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第5期

论文作者:户赫龙 姜威 李文生 王磊 路阳

文章页码:795 - 801

关键词:热压;Cu基胎体;球磨;固溶体;硬度;组织;

摘    要: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粉工艺对胎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粉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粉的分别提高186.20 MPa(含4%Sn)和215.30 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粉和Sn粉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粉工艺制备的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粉附着在Cu粉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1 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 098.48 MPa。

详情信息展示

混粉工艺对Cu基金刚石锯片胎体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冯力,姜威,李文生,王磊,路阳

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以Cu为基体,加入Co,Fe,Cr,Sn粉末,采用不同的工艺进行混合,经模压成形与热压,制备S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6%的2种超薄Cu基金刚石切锯片胎体材料,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该胎体材料的显微硬度、组织和成分,研究混粉工艺对胎体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采用所有原料粉末进行混合球磨的混粉工艺时,所得胎体材料含有更多的铜锡固溶体,胎体平均硬度(HV0.1)比未经球磨混粉的分别提高186.20 MPa(含4%Sn)和215.30 MPa(含6%Sn);与之相比,采用将Cu粉和Sn粉混合球磨后再加入其他粉末的混粉工艺制备的胎体,平均硬度略有提高;球磨后Sn粉附着在Cu粉上,更易形成铜锡固溶体,并且金属粉末大量变形,发生严重的加工硬化,从而影响冷压成形率;随胎体中Sn含量从4%增加到6%,铜锡固溶体增加,胎体的平均硬度(HV0.1)分别从709.91、884.25和896.11 MPa提高到883.18、986.22和1 098.48 MPa。

关键词:热压;Cu基胎体;球磨;固溶体;硬度;组织;

<上一页 1 下一页 >

相关论文

  • 暂无!

相关知识点

  • 暂无!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